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断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9:34 宁夏日报

  宁夏回族服饰、器乐与山花儿,日前已经成功被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据悉,国家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315个项目进行审议,评审委员会根据其价值进行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评选出501项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近日,宁夏群众艺术馆研究员、馆长靳宗伟详细介绍了宁夏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内涵以及现状。

  回族传统服饰习俗及其妇女“针线”

  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有200多万,约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6。回族传统服饰习俗及其与之密切关联的回族妇女刺绣等手工艺,即“针线”,是回族文化的三大表征之一。伊斯兰宗教文化在其服饰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又受汉族、满族等多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承袭了中国传统服饰的诸多特点。

  在主体服饰不断趋从、变化的情况下,宁夏回族一直努力在头饰、佩饰等服饰细节上顽强保留自己的民族特点。男子的白帽、妇女的盖头等标志性装束一直沿袭,许多着装习俗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和审美追求。

  目前,宁夏城镇回族民众日常衣着潮流化、现代化,回族传统服饰及其穿戴习俗正在因文化适应和现代着装观念的冲击而消失,服饰作为民族标志性文化符号的特征弱化。回族传统衣、饰品只在山区有零星遗存,妇女“针线”工艺传承的脉络微弱,其濒危的状况直接影响了民族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特色文化建设。

  宁夏回族民间器乐及其民俗

  宁夏回族在长期的文化创造与实践中,传承了宁夏古代地域原生态乐器、西北边塞乐器,演变为被本地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等回族民间乐器。上世纪,我国文史学家考证出宁夏哇呜、咪咪、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经过历史的变迁,这些乐器在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十分少见,但在20世纪却还在宁夏回族群众中流行。

  回族艺人制作的回族乐器,似牛头、似小羊,喜欢镶嵌本民族艺术图案、线条,雕刻阿拉伯文书法等,具有鲜明的回族文化特征。由于它们音色优美,易于演奏,便于携带,在宁夏回族中世代相传。有句回乡谚语“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正是回乡风俗的写照。

  然而,由于宁夏回族器乐生存的土壤正在迅速消失,器乐传承遇到了危机。老一辈艺人纷纷改行,许多年轻人已不知“口弦”、“咪咪”、“哇呜”为何物。

  宁夏回族“山花儿”艺术

  以六盘山为主要流传地的宁夏回族中广泛流传着“山花儿”。“山花儿”作为回族群众愉悦自我、遗情解闷、吐纳情感的一种自娱性山野歌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浑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山花儿”在文学与音乐方面特色鲜明,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郁,其民族性和地域性比信天游与河徨花儿更强。保持山歌野曲的粗旷豪放特点,又具有流畅优美的小调韵味倾向。对见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口头传播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生命力和人文价值,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目前能够掌握多首曲目和风格的唱家已属凤毛麟角,且多已过古稀之年,以至于自然传承纽带已无法维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

  据统计,宁夏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7类、近百个品种,分布在20个市、县、区。然而,目前,最大问题就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断代。虽然,去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但部分专家提出,政府仍然需要花大力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保护,设立传承基地,采取一些特殊方式。

  靳宗伟讲到,目前宁夏在自治区政府级和重大外事、经贸活动中,倡导或要求礼仪人员穿着回族传统服装、进行回族服饰创新工程等措施,保护了宁夏回族传统服饰文化习俗及其回族妇女的“针线”技艺。为了对回族民间器乐以及“山花儿”进行有效保护,就应该建立保护机制和体系,从保护老人开始,培养娃娃入手,在宁南山区的中小学校的乡土教材中,增设有关课程,加强宣传,使其后继有人。

  (本报记者 马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