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无锡市2005年度精神文明“十佳”新人新事候选事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9:40 无锡日报

  01、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好保安———郭顺兵郭顺兵,男,31岁,四川省安县塔水镇三泉村人,已故,生前系江阴市周庄镇三房巷农民新村门卫。2005年5月26日凌晨,他驾驶摩托车返家途经周庄海伦化纤厂围墙旁,看见三名形迹可疑的青年男子正匆忙往摩托车后座上捆绑东西,他决定掉转车头问个究竟。三男子见状跨上摩托车逃窜,郭顺兵挡住他们的去路,三名穷凶极恶的歹徒猛击他的左眼和头部,他死死揪住歹徒的衣服,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由于手无寸铁,寡不敌众,郭顺兵最终被三名歹徒殴打致死。案件侦破后,三名犯罪嫌疑人
交代了当晚在海伦化纤厂盗窃价值一万多元电缆线的犯罪事实。江苏省、无锡市和江阴市都授予他“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02、自强不息的锡城“张海迪”———周明珠周明珠,女,21岁,一个体重仅30公斤、体骨成“S”形严重弯曲的残疾少女,医生曾说她活不过25岁,但她与病魔顽强抗争,刻苦学习、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强过任何一个正常人。她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刻苦学习、勤奋写作,在初中毕业后的近四年时间里,她先后在《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无锡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40多篇文章,还写下4万多字的自传体小说《漫漫人生路》、《追寻梦的翅膀》。在得到社会关爱的同时,她竭尽全力奉献社会,用自己有限的稿费帮助困难学生,并成为无锡眼库角膜捐赠第一人。2003年她被评为无锡市第二届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2004年被无锡市作家协会破格吸收为会员。2005年她的感人事迹入选江苏卫视、新浪网举办的“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真情故事”候选故事,被评为第13届“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03、含辛茹苦26载孝亲敬老的好媳妇———华勇珍华勇珍,女,52岁,广益街道广丰村一名普通农村妇女。上世纪80年代,她嫁给了一名军人,勇敢地走进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此后的26年中,她摒弃世俗偏见,抛开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孝敬照料患精神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与大伯,照顾两个年幼的小姑,扶持这个家庭渡过了重重艰难,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华勇珍20多年的真情付出产生了奇迹:原先从不出门,一日三餐靠端到床前的疯婆婆,现在不仅能三餐自理,还能独自起床到屋外散步。

  2005年重阳节前夕,她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04、爱心让百年渡口获新生无锡南门大窑路有一个目前市区惟一的百年渡口———乌龙潭渡口。2005年6月,海事部门验船时发现渡船年久失修且渡工超龄,必须停航。接到居民求助电话后,无锡电视都市资讯频道“今晚60分”栏目协助招聘了两位合适的渡工,7月2日渡口复航。根据海事部门提出的安全要求,木质渡船必须于11月30日前换成铁船,否则将再次停航。11月11日,“今晚60分”节目开设了“爱心渡口捐款热线”,广大市民群众纷纷捐款相助。2005年12月1日,“今晚60分爱心渡口”的牌子挂上了百年渡口,汇集了众人爱心的新铁船下水启用。

  05、内地向香港同胞捐髓第一人———王经王经,女,32岁,无锡一合资企业普通职工,家住北塘区黄巷街道社桥社区。王经热心捐血捐髓公益事业,从1999年参加义务献血以来,无偿献血总量已达3600cc。2005年4月,她在北京道培医院成功捐献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国内地向香港白血病患者捐髓第一人,也是我市首位实现捐髓的女性志愿者。她用行动证明了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北京日报》、《无锡日报》、无锡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追踪报道了她的这一善举。捐髓后,她继续致力于各类志愿者活动,被评为2005年无锡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06、爱心无国界———海啸赈灾人道万人捐大行动2005年初,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我市广大市民积极响应红十字会号召,迅速掀起了跨越国界的“人道万人捐”大行动,20天内共募捐1544万元,居全省同级市之首。参与捐款的市民达数百万人次,其中年纪最小的仅4岁,最大的96岁,有123人捐款超过1千元,最多的达2万元;捐款的600多家单位中,有392个单位捐款超过1万元。我市还特别举行了赈灾电视晚会,市主要领导带头捐款,当场共募捐280多万元。

  这次活动创造了市红十字会捐款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数额最高的历史记录,充分展现了无锡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07、带领农民致富的当代“愚公”———陈庆元陈庆元,男,40岁。他毕业于句容农校,当过茶场技术员,1998年,他和爱人毅然到湖镇承包了近千亩荒山,做了农民。开山、修路、垦荒,种上中药材、苗木、吊瓜和果树,6年中累计投资300多万元,昔日的荒山已成了药材园、苗木园、果树园、吊瓜园和禽类养殖园。2001年他被评为宜兴市首届十佳青年农民,2002年当选宜兴市政协委员,并被授予“无锡市杰出青年农民”称号。他尝试建立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办炒货厂加工吊瓜籽等,帮助周边农民加工并在销售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在他的带动下,附近农民都种起了吊瓜,逐渐走上了富裕道路。他还安排部分农民在自己的公司就业,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年来,他又成立了规模更大的绿缘山庄,形成休闲观光互动农业雏形,进一步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08、言传身教育后人的离休老干部———吴成吴成,男,77岁,中共党员,江苏省荣军医院离休老干部,一位在战争年代两次负伤两次截肢的二等甲级残疾军人。经历了战火纷飞、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代,吴成始终以传授革命传统、培育下一代为己任,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到校外辅导员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中去,先后被60多所大中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2005年初,他颅内出血手术还未痊愈就拖着病体重返讲台,走进工矿企业、学校、少管所、戒毒所、收容所、无锡监狱等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贡献。他先后被授予省十佳志愿者校外辅导员、市十佳老干部、市优秀志愿者校外辅导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70多项荣誉称号。

  09、下岗职工文化创业谱新篇———玉祁“红花”锡剧团玉祁镇红花锡剧团是一支由12名下岗职工自筹资金创办的股份制民间文艺团队,剧团成员凭着扎实的技艺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以繁荣农村文化为己任,艰苦创业。2004年剧团自编自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现代戏《命运》,2个月内连演58场,被省关工委领导点名到全省关工委经验交流会上演出。2005年,他们编演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现代戏《抉择》,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巡演。他们还积极配合形势教育排演节目,如宣传计划生育的锡剧《醒梦》,宣传交通法规的锡剧《毛脚女婿》,为纪念党的生日赶排了锡剧表演唱《玉祁赞歌》。2005年上半年,剧团演出的3个短剧《美出来的官司》、《给204室说法》、《我该告谁》在中央电视台农村频道播出,受到农民观众广泛好评。剧团成立1年多来,演出超过260场次,观众逾50万人次,演职员工发展到30人,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0万元,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10、退休不退教关爱未成年人的老教师———林维燕林维燕,女,62岁,中共党员,锡山区东亭中学退休教师。她执教35年,退休后仍热爱教育事业,热心帮助教育孩子,她的家成了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课堂,她家的电话也成了不公开的热线电话。6年来,林维燕不取分文回报,挽救、感化了300多个孩子,他们有的从厌学的差生成为重点中学的尖子生,有的从迷恋网吧的问题少年成为心智健全的有用之材,有的从家长过于重视分数的重压下解脱出来快乐地学习生活着。2005年,林维燕被评为江苏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成为无锡市惟一获此殊荣者。

  11、南长区万名“和谐小使者”在行动2005年,南长区23所小学312个班级的17000名少年儿童开展了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为内容的“万名和谐小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全区共成立“米宝贝”、“小水滴”、“千纸鹤”、“电娃娃”、“李四光”中队等156个特色中队。小使者们还走出课堂、校园,走进家庭、社区,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共同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区。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关注和肯定,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小使者”的节约妙招还在全国第五次少代会上作了展示。这项活动在2005年无锡市团队工作创新奖评比中荣获创新奖第一名。

  12、帮助孤儿走出无声世界的“社会妈妈”———张志英张志英,女,50岁,无锡市测绘仪器厂内退职工。在2005年“拥抱孤儿过新年”活动中,张志英一家成为聋哑孤儿锡卫益的助养人。在结对助养中,张志英发现小卫益没有完全丧失听力,正在语言听力训练的最佳时期。于是,她在市文明办、市志愿者总会秘书处的协助下,通过市红十字会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她还让女儿丁建茹(江大文学院学生)在网上发帖求助,得到“二泉茶室”网友的积极响应。为使小卫益早日装上助听器,母女俩还和网友们一起开展街头劝募。在她们的努力下,近一个月时间里,市红十字会收到为锡卫益定向捐款16笔共28674.6元,市残联被她们母女的真情打动,免费为锡卫益装上了价值3万元的助听器,并安排锡卫益进入市儿童语言听力培训中心进行语训。经过语训,小卫益走出了无声世界,已能发简单的音节。

  13、交巡警梅村中队十年助孤传美谈无锡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锡山大队梅村中队十年如一日扶助孤儿的事迹被周围群众传为美谈。1996年1月至1997年7月,锡山区梅村镇新南村一户农民在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因车祸等原因接连失去5位亲人,家中只剩下一名6岁小女孩王红。交巡警梅村中队从此担负起了资助小王红的任务,全体民警庄重承诺:资助孩子上学直到18岁高中毕业,如考上大学继续资助。这一诺就是十年。

  每年开学前,中队都捐款为孩子凑齐学费,每逢节日,中队安排民警前去探望,并带孩子到中队或轮流到民警家中过节。十年来,中队累计资助钱物达5万余元。中队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帮助小王红却始终没有中断。如今已17岁的小王红在读初三,她已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14、滨湖区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为职工排忧解难2005年8月,滨湖区总工会开展“百万援助行动”,通过政府支持、工会经费投入、社会捐助等筹措资金100万,成立了“职工援助服务中心”。中心履行服务职工、扶持就业、维护权益、救困济难四大职能,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劳动保护、外来工帮扶、困难救助、关爱劳模、女职工维权等援助服务,使服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中心成立以来,已为近百人次职工提供了援助服务,累计援助金额达7万元。

  15、身残志坚助人为乐的轮椅姑娘———朱建华朱建华,女,38岁,宜兴市张渚镇南门村人。13岁时她因病致瘫,凭着坚强的毅力,自强不息,快乐面对人生,同时用自身有限的能力回报社会。她勤奋自学,创办了免费赠阅的《常青树》简报,寄到全国各地200多名残疾人手中。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先后帮助300余人解除了心理障碍,树立了重新生活的信心。她成立了宜兴市张渚爱心康复工作站,并自愿要求捐献角膜,成为宜兴捐献角膜第一人。2005年8月,她发起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宜兴市张渚角膜遗体捐献志愿站”,在她的努力下,已有32名残疾人加入了角膜捐献的队伍。

  16、倾情关心下一代的八旬老人———卜仲谟卜仲谟,男,85岁,中共党员,南空无锡干休所正师职离休干部,一位征战南北、饱经革命风霜的老战士、老功臣。他离休不离志,全身心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先后担任了26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15年来,他常年到学校作革命传统报告,与许多学生结成深厚的“忘年交”,同他们通信达3000余封,赠送各种学习资料17950份,并资助延安等老区的贫困学生43人,捐赠钱物逾10万元。2005年11月1日,他在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为学生作了第1000场革命传统报告。年底,反映他倾心培养未成年人的《托起明天的太阳》一书出版。他先后获得空军先进离休干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省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市十佳老干部等荣誉称号。

  17、硕放场站邮政所风雨五十载演绎军民鱼水情硕放机场有一个专门为部队官兵服务的军营邮局———场站邮政所,1955年机场进驻部队,邮政所也同时启用。从那时起,这个邮政所一直只有一名工作人员,50年来,这里先后换了9任“所长”,每个来这里工作过的“绿衣使者”都要身兼数职。在做好邮政服务的同时,他们还在生活和工作上对官兵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在这个小小窗口默默奉献,用真心服务赢得了部队官兵的信任和爱戴,演绎了一段军民鱼水真情,谱写出地方和部队之间和谐相处的乐章。

  18、吴国忠家庭图书室吴国忠,男,66岁,中共党员,原北塘区机关党工委书记。他钟爱书籍,喜好收藏,家中收藏毛泽东等历史伟人的书籍和革命史料6000余册,并建有204卷家庭档案。退休后,他在自己70平方米的家中,仅留10平方米用于生活起居,腾出空间开辟了无锡首家“家庭图书室”,常年供青少年免费借阅。2005年,他结合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先后11次到社区和单位巡回展出,有3000余人次受到教育;他精心剪报整理110位抗战英雄事迹,在5个社区组织“永远的丰碑”读书会、故事会等,500多位学生接受了教育。他的“家庭图书室”被区、街道挂牌命名为“吴国忠家庭图书室”,先后被授予“无锡市文明科普家庭”、“无锡市家庭档案十佳”,他本人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和“江苏省首届新华书缘杯优秀藏书人”。

  19、热心公益的“小巷名人”———周瑞英周瑞英,女,59岁,中共党员,家住山北街道惠峰社区。周瑞英是一位热心服务社区群众的“小巷名人”、公益明星。多年来,她无私奉献,乐为居民排忧解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她家门前沿河有块400多平方米的场地,垃圾杂草丛生,周瑞英一家利用空余时间积极整治,并种上了花卉树木,使其变成一块优雅的休闲场所。她还动员居民自发组织了以拳、剑、操为主的晨练队伍,并无偿为居民提供音响设备和茶水。周瑞英还用祖传药物拔火罐的技术免费为居民患者治病,每年夏季,她都用事先准备好的药物无偿为居民拔火罐,6年多来,受她服务的患者达1000多人次。

  20、惠山区私营企业家乐善好施蔚然成风作为惠山区委区政府民心工程之一,惠山区慈善基金会的成立得到全区各镇企业家的热烈响应,至2005年12月底,区慈善基金会募集捐款达3625万元,远远超出年初2000万元的预计目标,其中有70%的款项是私营企业家所捐献。洛社镇江苏天奇物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伟兴单笔捐款达100万元,他本人因此被评为惠山区慈善家;赵汉新、顾建新、龚海涛、周元庆等企业家分别捐款50万元……全区捐款20万元-50万元的企业家有16位,捐款10万元—18万元的企业家有32位,捐款5万元-8万元的企业家有57位。这些企业家用自己的爱心善举奏响了一曲扶贫助困、关爱他人的奉献之歌。

  21、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的人民卫士———朱振武朱振武,男,34岁,中共党员,无锡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崇安大队一中队民警。从警以来,朱振武认真践行“交巡警既管交通又管治安”的工作思路,通过大练兵活动总结摸索出机动车牌证“识别三法”,在实践中成效显著,被社会各界盛誉为“火眼金睛”、“捉鬼高手”,为道路交通和治安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他用此法共查获假牌假证车辆100余辆,其中被盗抢机动车5辆,非法营运“黑车”8辆,带(协)破治安刑事案件10余起,其中包括1起涉毒大案,查获各类毒品7700余克粒。

  22、未来新市民家庭教育工程2005年,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护流动儿童权利、提高未来新市民及其家长的素质,北塘区启动了“未来新市民家庭教育工程”,开展了“六个一百”活动,即:对百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在“未来新市民”家长学校进行百场宣讲、组织百名家长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帮助百名外来务工家庭创办“家庭图书角”、动员社会各界为辖区内3所希望中小学各赠送百册青少年读物、组织百名“五老”协助百名家长对百名流动儿童开展结对帮教、帮困、帮学活动等,受到了广大新市民的热烈欢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