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西:病虫危害成大灾 推广"灯板袋"直面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9:25 桂龙新闻网

  记者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采访时了解到,“十五”期间,广西农作物病虫危害已经超过水灾旱灾,成为农作物生产的“第一大灾”,广西积极推行“灯板袋”生态灭虫措施,直面危机。

  自治区植保总站的调查表明,“十五”期间,广西全区农作物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均超过2亿亩次,经防治后每年损失仍达100万吨,其中粮食顿时超过30万吨。植保专家大声疾
呼:病虫危害已经超过水灾旱灾,成为广西农作物生产的“第一大灾”。

  农业技术专家研究表明,随着农药残留问题的备受关注,“有虫三遍打,无虫打三遍”的喷药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农业生产的需求,虫害的抗药性也让增大了农民购买农药的成本。

  记者在广西灵川、桂平、平南等水稻、水果主产区采访时发现,不少农民被病虫害问题困扰。他们迫切希望农业部门拿出具体手段,解决这些难题。

  自治区植保部门推出“灯板袋”生态灭虫害办法就是其中的主要措施。“灯”就是频振式杀虫灯,诱虫前来“扑火”;“板”是黄色粘虫板,放在田头“收获”害虫;“袋”就是果实套上袋子防虫咬。

  记者在水果生产大县广西荔浦县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农民基本上推广了“灯板袋”,过去万亩果园黄澄澄柑子、橙子的景象看不到,每一个水果上都有一个套袋。

  农民覃秋联说:“给橙子、柑子套袋人工上花的时间不少,但果子少了病虫害,也没有碰撞的痕迹,市场上的价格却长了8角至1块5。”

  广西植保部门还在农村积极推广果蝇诱捕器、昆虫性诱剂、毒饵站、昆虫天敌捕食螨等。这些技术被称为病虫无害化治理,成为广西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顶梁柱”。

  专家介绍,2006年广西植保部门将把这些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辐射到全区100%的县、乡,涵盖各类主要作物。同时继续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要求全区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整体降低到5%以上,农民防治病虫害综合效益提高10%。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选稿:梁凯昌作者:何丰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