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6高考考试大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2:3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文科综合——政治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存款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3)关税

  第二部分哲学常识

  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3.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部分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

  (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3.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部分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

  (4)我国公民与国家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与政权 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2)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文科综合(地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2.大气: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3)大气降水的时间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气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4.陆地:

  (1)陆地的组成要素: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

  (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5.地图: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2)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2.人口与环境:

  (1)人口的再生产: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2)城市的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城市化;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4)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

  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3)商业贸易;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5.文化景观:

  (1)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2)文化源地与文化传播;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

  6.旅游活动与环境:

  (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

  (2)地理环境与旅游;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

  (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7.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2)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3)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8.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部分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2.世界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四部分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中国是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3.中国的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4.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京杭运河概况。

  6.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8.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9.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文科综合(历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先秦:(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4)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

  2.秦汉:(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秦末农民战争。(3)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4)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6)秦汉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

  3.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均田制。(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

  4.隋唐:(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6)隋唐时期的文化。

  5.五代、辽、宋、夏、金、元:(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中央集权的强化科举制的发展。(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契丹的兴起和建国宋辽的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战。(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金的建立;辽和北宋的灭亡;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6)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元朝的灭亡。(7)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2)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华侨与南洋的开发;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6)明清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