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语文复习应重课本关注应用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2:42 重庆晨报

  今年考试大纲对写作内容有两处改动,一是要求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二是文体选择更灵活重庆市今年高考虽然全部实行自主命题,但考试内容和要求与全国考试大纲基本一致,不会求异求难。据了解,2006年考试大纲在“稳定中求发展”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仅对原考试大纲进行了个别文字上的修订和调整。

  近日,重庆名校老师已经从合作出版考试大纲的权威网站天利考试信息网获得了20
06年考试大纲的内容。本报昨日特邀重庆三所名校名师,为考生分析了新考试大纲的变化,并对考生复习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写作内容共有两处改动巴蜀中学高级教师李君昌称,今年考纲改动较大的有三处,其中写作内容有两处。

  一是将原先要求作文“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说明对作文的要求有所提高,也就是说,对考生作文中原因和结果的统一性作了明确要求。考生必需认知事物的全过程。

  二是写作文体方面有所变化。去年考纲中变成“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今年又改成“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文章”,这表明考生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常用应用文体)都可以,还说明如果高考试题中说明“文体自选”,考生写散文、小说、故事和寓言也是符合要求的。

  由于重庆自主命题以来对考纲变动的新点都是重要考点,所以考生在今年的作文准备中应该特别重视应用文。尽量回归课本关心时事A、夯实基础

  虽然高考对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考分不多,150分的试题只有12分是死知识点,但语文复习中夯实基础很重要。对于考纲要求100%%掌握的必考点要多花工夫。

  B、回归课本许多同学写作文的时候经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好的事例可以成为作文的好材料。

  文言部分的考试也有可能出现课本的内容,因此虽然目前复习大多以做题评题为主,考生还是应该尽量回归课本。另外考生复习时还应关心国内外时事。今年高考可能写话题作文

  因为它能避免考试中出现死记硬背整篇或整段作文的现象,作文可能一大一小李君昌老师参考新考纲和近几年全国及自主命题各省市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认为今年重庆的高考作文写“话题作文”的可能性很大。目前的新考纲在作文方面对应用文有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如果今年高考出现一大一小两个作文,小作文写应用文的可能性较大。因为,重庆每年自主命题对新考纲改动的地方都有所体现。

  李老师称,高考作文具有选拔性,它必须设定某些限制,在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让考生自由地发挥,从而检测考生在作文能力上所达到的高度,以保证选拔的客观、公正;同时,它也必须坚持某种程度上的开放,使考生才华尽显,个性张扬。高考作文,应该展现的是考生在某种限制下尽情飞扬的思维、情感、才华与个性。话题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作文也给材料,但材料只提供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作用是引发、开启考生的想象和思考,考生行文中对这个话题材料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在形式上,坚持“三自方针(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自由。

  从1999年起,话题作文已经考了六年。这六年中,话题作文作为语文高考渐趋稳定的作文命题形式,也是稳中求变,逐步走向成熟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它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虽然有专家指出话题作文的一些诟病,但由于话题作文很大程度上能避免作文考试中出现宿构,即死记硬背整篇或整段作文,因此全国高考试题多采用此类题型。主观题增多

  客观题减少语文满分依然150分、考150分钟,而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古文翻译题、填空题、解答题、写作题。

  主观题增多客观题减少

  从新大纲来看,今年的语文题型变化不大,但试卷结构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一般高考语文分为一、二两卷,去年一卷13道题,39分,今年的客观题题量可能有所减少,分值也可能会减低。

  诗歌古诗词分值不多

  今年的高考题对死知识的考察范围应该不会扩大。一般而言,客观题中有6分,2个小道,分别是语音题和文字题,二卷中要求全文填写诗歌、古诗词,分数一般是4分。

  现代文阅读题材很广

  现代文阅读题材很广,重庆自主命题后,虽然考试中体现的本土文化气息还不多,但这是一个趋势。今年的高考命题中,有可能选择具有重庆特色的相关文字进试卷。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黄晔实习生吴倩茜采写;图片由本报记者高科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