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机制绘新农村蓝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3:28 哈尔滨日报 | |||||||||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了4.84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陈锡文又说,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新农村·生活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庄建设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2日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 陈锡文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他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既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把它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当前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要把握好“五个五”: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从具体的工作推进上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农村基层的党的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的建设。 五个必须坚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五要五不”: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五大目标: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 新农村·人口 新农村建设将继续减少农民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有近2亿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变化,实际上已经不住在农村了,这个过程今后还会继续下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2日这样说。 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从户籍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农村人口现在有9.4亿;从现实的居住地统计,按这个标准现在真正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为7.5亿左右。两者相比,可以发现近两亿的农民已经进了城。 陈锡文还表示,从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民数量正在逐步减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数量还会继续减少。” 他同时想说明两点:第一,不是说所有离开农村的农民都有机会或者是受政府鼓励进入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就业条件毕竟很有限。“因此中央政府提出,既要保障进入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的权益,也鼓励农民就近转入非农产业就业。” 第二,尽管农民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的巨大,即使过了二三十年,那时候中国城市化率提高到60%,在农村还会有大量的人口。因为即使40%的人居住在农村,到2030年前后,如果中国总人口有15亿的话,在农村还有6亿人,为了这6亿人有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举措 我国确定建设新农村的五大机制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2日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这一基本途径,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无论是财政支出还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投向,都应该逐步增加,并且形成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 ———党和政府各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我们党和政府的部门是相当多的,不能说哪个部门只为城里设,所有部门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陈锡文说。 ———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陈锡文表示,和不少国家一样,在工业化、城镇化初期,我国也需要从农业、农村中积累发展资金,因此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农民收入更多增长,就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三大举措遏制农民负担卷土重来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2日说,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为避免出现农民负担的“倒逼现象”,国家将采取三大举措遏制农民负担卷土重来。 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说,第一个重要措施是,增加中央和省市政府的财政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政府为农村税费改革给基层的专项转移支付达780多亿元。省、市两级政府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预计达250亿元左右,两项合计超过1000亿元。 第二,通过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把无效的开支挤压出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民负担约1200亿元,由于今年给予基层的转移支付达1000多亿元,缺口可以通过乡镇机构编制的精简来压缩开支。 第三,针对农民负担可能反弹的情况,中央政府已明确要求建立四项制度:建立涉农收费的公示制度,到底收多少钱,什么钱是可以收的,必须向农民公示。建立农村学校收费的一费制,从今年开始,西部地区的省份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明年开始全国都实行这项制度,教育收费重的问题可望得到解决。建立减轻农村基层组织负担过重的制度,如建立农村基层组织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度等。建立加重农民负担案件相关领导人责任追究制度。 “相信通过这几方面的建设,再加上推行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务公开的制度,对于农民负担反弹的问题,我们有信心遏制住。”陈锡文说。 背景资料 五大新名词 新型农民 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村庄规划 一号文件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提出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循环农业 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商务部正在全国推行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也写进了一号文件。这项工程提出从2005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试点区域内培育出25万家左右“农家店”,形成以城市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 一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2002年浙江首次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目前,这项改革已经在湖北、河南、山东、江苏、江西等多个省份试行。部分地区还施行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