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诺千金的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4:1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陈健感动中国引发五大争论

  他是一个守护英雄战友之墓36年的义士、一个感动中国的上海知青?还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是谁制造了这样一出纷纷扰扰的话题?人们是否有必要对这段佳话追问这么多细
节?2月20日的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撞击》栏目中,围绕着央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陈健的故事,两位嘉宾——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陆震和上海《劳动报》记者费凡平展开了激烈的对话。

  因为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我活下来了,有什么不可能陪着金训华呢,对不对,守着他呢,对不对?(我)从小说话,办事,说一是一,不是说出尔反尔的人。既然我许下诺言了,也没跟别人说,我毕竟还享受到人生的幸福。但金训华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没享受到幸福,我享受到了。我还想到,有什么不能抛弃一切名利,对不对?———陈健

  焦点一守墓还是扫墓

  费:作为一个知青,我是一个逃兵。我当年曾经宣过誓,从情感上说,我有亏于那块黑土地。我佩服能够坚持下来的他,相信许多下乡知青也会佩服他。

  陆:他留在黑龙江和他感动中国是两码事。为什么他留下来就能感动中国,理由就是他守墓。守墓守墓,非常清楚,必须在坟墓的旁边比邻而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费:那是你传统意义上的守墓。我认为精神上的守墓比传统意义上的守墓更重要。

  焦点二为何不回上海

  陆:我们有这样的一则信息,可以提供给大家。当年陈健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他与当地的一名女子结婚。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政策不允许他回城。

  费:实际上政策是政策,许多东西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我们松树沟许多知青,上山下乡的,当年上调的都回来了,没有一个留在那里的。

  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应该说表面现象是这样。但陈健是可以回来,绝对可以的。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他不回来的理由就是,他有一种生命的情结在那里。

  焦点三是否真有36年

  陆:据我知道,1970年12月就是金训华去世一年多,他就马上到县城去了。他是哪天许下这个诺言的?实际上就是在1995年,墓迁到了逊克县县城以后许下的。有8、9年的空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想会慢慢的发生变化的。对历史的解释和理解会发生变化的。

  费:当年许下诺言的很多,但我们都纷纷撤逃了。我也撤逃了。北大荒对我这样恩爱,我却对诺言不坚守。亲情这么重要么?我感觉是重要的,我回来了。他没有亲情么?他留下了。他就是坚守那个诺言。

  陆:他留在北大荒到底是为什么?

  费:为了感恩,他心里说的话他做到了。他是个男子汉。

  焦点四方式值不值得提倡

  费:我认为这种精神值得提倡,重情重义的精神,对坚守精神的提倡,而不是这种形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要求你都像这样,我做不到,但是至少有这种感情在。

  陆:感恩的方式,千奇百怪有许多种,如果他这个诺言,出发点都合适的话,可以理解。但用在别人不可以。我又回到上头来了,就你这个是不是守墓,我认为扫墓挺好的,守墓是不可取的,时代不一样了。

  费:守墓这是我提炼的,它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

  陆:什么精神?

  费:重情重义的精神。

  陆:究竟提倡什么东西?

  费:提倡的就是一诺千金的精神。守住知青的精神家园。我们许多人现在说话都不算数,说话说过都忘了,提倡的就是说话要算数。

  焦点五是否该谨慎对待评选

  陆:你去看看社会公众,什么东西可以感动他们,他们为什么感动,我们这样提供的东西是不是真正感动人家?这个事情媒体要非常慎重负责,它要有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经得起推敲,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你什么样的媒体节目感动人?如果老百姓嘴巴不说你好,没用。

  费:对,我认为媒体是要公正的,但是不管怎么样,陈健这个人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怎么样,人无完人,陈健身上也有许多缺点和错误,但是他一直就是这么做下来了,我感到首先就是感动了我,感动了我以后我就想到自己,我做错了什么。

  陆:所以说媒体应该经常注意这些东西。

  费:因为它也不是一个权威机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