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6:00 光明网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我们必须科学认识、正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等问题的困扰,这不能不引起各方面的警觉。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与内涵的总体看法和本质观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理论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就是为了实现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发展。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展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离开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就会成为空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表明我们对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境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和谐,即和谐发展;是在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同时,更加强调和谐社会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深化与拓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时借鉴了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深刻,发展的内容更加充实,发展的指向更加明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它解决了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正确目标、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首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并发。其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形成及时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既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寻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结合点,始终关系党执政兴国的大局。要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协商、调解等综合手段,坚持顾全大局的原则,疏导为主的原则,互相协商的原则,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分配的原则,普遍受益的原则,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再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全体人民和谐相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社会公平和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规范,它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方面的政治权利平等、规则平等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经济方面的竞争机会平等、利用社会资源的权利平等、收入分配平等;三是道德方面的人格平等、人的生存权平等、人的发展权平等。发展的目标,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公平正义,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只有广大群众都享有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才能真正激发社会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集中反映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自觉,也使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意义更加凸现出来。

  统筹兼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实践表明,坚持统筹兼顾,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中,为了解决利益矛盾,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我们的全部工作,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措施,都必须立足于统筹安排,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使之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为主要内容,以“以人为本”为本质和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吸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从而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

  坚持与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把握大局,兼顾各方,促进东部、中部、西部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更加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发展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于一体,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综合发展,是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协调,是指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新形势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同时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在实现经济指数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人口爆炸,土壤沙化,粮食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使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原则,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则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等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