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农民“拿着锄头坐电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6:5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解读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 22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问题专家陈锡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解读21日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为何现在提出“新农村” 陈锡文介绍,中央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五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了4.84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二是必须认真对待还在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2005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三是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十五”期间,GDP、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几项指标都增长1倍以上。四是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由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因此客观上影响了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部分只占总额的32.9%。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三举措遏制农民负担卷土重来 陈锡文说,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为避免出现农民负担的“倒逼现象”,国家将采取三大举措遏制农民负担卷土重来:第一,增加中央和省市政府的财政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政府为农村税费改革给基层的专项转移支付达780多亿元。省、市两级政府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预计达250亿元左右,两项合计超过1000亿元;第二,通过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把无效的开支挤压出去;第三,针对农民负担可能反弹的情况,中央政府已明确要求建立四项制度:建立涉农收费的公示制度,建立农村学校收费的一费制,建立减轻农村基层组织负担过重的制度,建立加重农民负担案件相关领导人责任追究制度。 农民数量还会继续减少 “有近2亿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变化,实际上已经不住在农村了。”陈锡文表示,从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民数量正在逐步减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数量还会继续减少。”他同时说明:不是说所有离开农村的农民都有机会或者是受政府鼓励进入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就业条件毕竟很有限。“因此中央政府提出,既要保障进入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的权益,也鼓励农民就近转入非农产业就业。” “小城镇的户籍实际上早就已经放开了。”陈锡文说,目前还有不少地级市和省会城市也在推行基本放开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涉及到各个地区很多不同的情况,将会逐步推进。 别让农民“拿着锄头坐电梯” 针对最近一段时期有些地方提出建设农村的小社区,将村民从原来住的宅基地里集中起来,搬到新建的楼房里居住问题,陈锡文认为,各地区差别很大,不能一概而论。陈锡文表示,农民的居住条件要体现农业特色、农村特色,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我看到一些地方建了十几层或者二十几层的高楼,农民坐电梯上下楼,拿着镰刀、锄头,很不方便。另外,农民有的还要养家禽、家畜。”陈锡文说,所以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让农民得到实惠,如果新房建完了很漂亮却不方便,农民不会满意。 三方面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陈锡文表示,为了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每年从农民那里征用的土地将近20万公顷。征地问题确实是引起农村某些地方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陈锡文透露,中国正从三个方面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将逐步推行征地制度本身的改革。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中国正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提高对农民失地的补偿标准;第二对失地农民做好就业的安置和培训;第三是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制。 此外,陈锡文指出,征地制度本身的改革,其核心就是建设用地是不是都要由国家来垄断,就是都由国家征收过来之后再提供给开发商使用,实际上就等于农村集体使用的土地能不能直接进入建设市场的问题。 陈锡文称,这件事情关系非常大,一旦失控的话,中国宝贵的土地资源将会大量流失,所以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办法的话,改革只能是渐进的,而且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法律问题。综合新华社、中新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