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博爱之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8:25 南京晨报

  颁奖辞

  “博爱之都”取自孙中山先生近百年前提出的“博爱”之意,意示南京博大、博爱、宽容、包容的城市精神。

  六朝古都,几经盛极;数次遭戮,何以言悲。历史在南京刻下“博爱”的烙印,这
是南京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的象征。

  “博爱”不仅是历史对南京的选择,更是南京对未来的选择。

  评审点评

  “博爱”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中西方文化共同倡导的一种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倡导“仁爱”,墨子倡导“兼爱”;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倡导“博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促进了思想启蒙与思想解放。

  南京最能体现博爱精神的有2处。一是在南京东郊中山陵,其入口处的一座高大牌坊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两个金色大字“博爱”。二是位于南京城西江东门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这个历经辉煌与屠戮的城市同时懂得伤痛与仁爱,交汇成“博爱”。

  “博爱之都”作为南京的一个整体形象名片,是南京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的象征。“博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博爱之都”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由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文明细节所组成。这就需要600多万南京人用自己的一件件文明举动,塑造南京城市文明新形象,用“博爱”精神共同织就这张城市名片。

  点评专家/卞敏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龙蟠虎踞

  ———南京山水城林的骨架

  颁奖辞

  “龙蟠虎踞”已经成为南京的代称。

  它关乎南京城龙蟠虎踞的丰厚底蕴,

  它关乎南京人龙腾虎跃的奋发精神。

  它关乎一个传说,诸葛亮登江边的石头山驻马远眺,脱口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龙蟠虎踞”是南京的风水,而今,它已经成了浓缩了南京政治、文化、科研、教育精华的一个地带。

  评审点评

  “龙蟠虎踞”成为南京的代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虎踞龙盘今胜昔”,更被作为时代变迁的标志。

  晋人张勃记诸葛亮出使孙吴,以“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赞叹秣陵山川,正是这地理优势吸引了东吴建都,延续六朝。自此以往,“龙蟠虎踞”的内涵不断丰富,已远远超越了六朝古都的风水概念。孙权、朱元璋及诸多明初功臣埋骨钟山,形成多处胜迹;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天文科学的重要阵地;特别是现代史上,中山陵成为钟山之魂,众多民主志士与民族英雄墓葬星罗棋布,更使其名重天下。石头山(清凉山)一带,不但是南京政区设置的肇端,南唐时曾建有避暑离宫,清初传说为《红楼梦》大观园原址。

  以“龙蟠虎踞”作为南京名片,也是希望南京城龙蟠虎踞的丰厚底蕴,能升华为南京人龙腾虎跃的奋发精神。

  点评专家/薛冰南京作家

  明城墙

  ———南京最伟大的建筑

  颁奖辞

  经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它仍旧昂然屹立,忠诚的守护着这所城市。每一块古老的城砖,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

  它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也是南京最伟大的一座建筑。

  多少个南京人的故事发生在城墙下,多少个游子魂牵梦萦着明城墙?

  它是古代科技和艺术的结晶,它凝聚老百姓的血和泪。

  评审点评

  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其中,南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亘达35.267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2.267公里。而南京古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则为60公里。

  明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在中国历史上巩固封建帝制、统一全国起了重要作用。明南京城是明代立国后营建的第一座都城,也是我国首座规模宏伟的砖石结构的都城。所以,明城墙是南京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我们今天漫步在南京明城墙上,可以看到城砖、城门、瓮城、水关和涵洞等结构,无论是材质、技术、形制,都可以认为是我国城市建筑之集大成,至今仍是研究城市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今天看南京的明城墙,不仅看到它的规模宏伟,还可以看到在这一形制布局的南京城市:它十分巧妙的利用南京龙蟠虎踞的地理形式,依托古代礼制规范,成为一座既有古代传统和古都风貌,又有现代规划的南京城市独特模式,是值得人们称道的。

  点评专家/罗宗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中山陵

  ———民主革命先驱长眠之处

  颁奖辞

  中山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墓地,它以凝重的历史意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优美的园林景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心目中都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个陵墓、一个纪念地,它更代表着一个精神,代表一种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的爱国精神,一种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评审点评

  中山陵的建造与紫金山相融,与万木相合,它本身就是一个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范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遵照先生生前归葬南京东郊钟山之遗愿,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建造中山陵。1929年春,陵墓主体工程完工,同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它的设计采取了国际招标形式,最终由中国青年设计师吕彦直中标。陵园平面呈警钟型,寓意为“警钟长鸣,唤醒世人”。

  中山陵以其独一无二的地位,成为促进海峡两岸统一、促进海内外一切爱国者大团结、世界华人心目中的圣地。去年连、宋访问南京时,中山陵成为世界华人瞩目的中心。

  点评专家/李蕾南京市园林局总工程师

  南京大学

  ———南京的大学与书香

  颁奖辞

  南京大学肇始三江师范学堂以来已经历104年风雨。

  如今,不仅是南京大学,南京城内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名校云集,高校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学科之全在全国罕见。

  “南京大学”代表南京大学与南京所有的大学,它是南京的书香。

  评审点评

  南京的科研教育事业犹如璀璨星空,又恰似文化高地。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校数量在国内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三。科技人员人数,在宁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而在这璀璨星空与文化高地之中,南京大学则堪称当之无愧的一轮明月。昨天,南京大学曾经以孕育成长于禀赋着悠久文化神奇的城市南京为荣,而今,“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南京,也开始以日益崛起和前途无量的名校南京大学为荣。点评专家/潘知常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