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半个世纪 桃李两万五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0:47 温州都市报 | |||||||||||||
日前,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温州师范学院与温州大学合并,设立新的温州大学,从而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层次综合性大学的历史。由此,我们不由想起了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开办时的情形。
上世纪七十年代校门
位于市区大士门的老校址现拆建为温七中校舍。温州大学提供 时光回溯到1956年6月,市区大士门窦妇桥温州师范学校(温州的一所中专学校)内的“八间楼”里,温州师范学校校长徐恭恕和几位老师正在紧张地忙碌着。闷热的天气里,老师们顾不得汗水一个劲地往外冒,忙着整理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筹建工作的材料。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意,因为温州就要有属于自己的高等学府了。 是年春,当时的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各创办一所师专,以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解决师资紧缺的问题。温州地委、市委于1956年6月成立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由温州市副市长金嵘轩兼任温州师专筹委会主任,温州师范学校校长徐恭恕任副主任。 为了争取在1956年秋季招生,筹委会抽调全市相关单位的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借用蛟翔巷温州市委干校(现温州老年大学校址)校舍和温州地区干校部分校舍作为温州师专的临时校舍。 补填志愿考进本地大学 今年74岁的孙岳兴是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第一届学生,毕业后,他成了第一批留校工作的毕业生,曾担任过温师专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谈起温师专,他充满着深厚的感情。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当时中央提出了“向文化科学进军”的口号,动员各行各业人员去考大学。1953年时,孙岳兴已从丽水师范中专毕业分配在庆元一所小学教书。在这样的情况下,孙岳兴还参加了1956年的全国高考统考。 说起自己到温州师专读书,他说是很凑巧的事情。“我当时填报的志愿是华东师大,但就在离开考点的前一天,我听到学校的广播里说温州刚办了一所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孙岳兴很纳闷,以前都没有听说温州有这所大学啊,怎么突然冒出这所学校?“广播还说愿意读这所学校的,可以补填一个志愿。”孙岳兴赶紧跑到学校老师那里去询问,得知确实有这样的学校后,当时他也顾不得问学校具体地址在哪,条件怎样,就匆忙在志愿里补填上了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名字。“我想毕竟是本地的学校,离家近些,学习生活都会方便。”孙岳兴笑着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外地的大学招收温州的学生不多,温州的学校应该容易考上,我想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我们庆元一起来参加高考的14个人,只考上了3个,都被温师专录取了。” 百名男生同宿舍 1956年10月1日,温师专举行开学典礼,10月4日学生们开始正式上课。自此,浙南地区第一所高等学校———温州师范专科学校诞生。 “学校最初只设中文和数学两科,我在文三班。这个班有广东、福建的同学,特别是福建的同学比较多。”孙岳兴回忆。一个新开办的学校,怎么能招来外省的学生呢?《温州师范学院五十年》校史主编吕德富老师解释:由于当时教育部的批文未及时下达,学校当年未列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后由部分考生补填志愿,其他(多数)由省招生委员会和华东地区招生委员会统一调剂。学校当年共录取新生279名,但实际注册学生只有224名。“55个学生没有来报到,他们大都是外省、市的,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所学校,而温州当时也不像现在这样有名,所以他们就放弃入学资格了。” 孙岳兴到温州师专读书时23岁,他觉得自己是大龄学生了。谁知道开学的时候,见到年龄比他大的同学还不少。“当时年龄最大的是43岁,好几个是30多岁的,有的同学年龄比校长、书记都大。”孙岳兴感慨道,那时侯他们可真的是“大”学生。 谈起当时的住宿条件,孙岳兴连说现在的大学生真是太幸福了。那时候,学校的宿舍在信河街蛟翔巷,租了一个单位的房子,中文科的100多个男生,都挤住在小礼堂改成的一个宿舍里。宿舍里是双层的木床,靠墙摆放。“晚上,要是有个同学放屁,大家都能听到。”说起大学时期的趣事,孙岳兴忍不住笑了起来。 学校老师自编教材 作为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早期的教师之一,现已退休的原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胡焕光对那段历史也是记忆犹新。 胡焕光原先在温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1957年,他被抽调到了师资紧缺的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教书。“我以前是教中学的,自己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一下子被调去做大学教师,心里非常紧张。”如今胡老师已是70多岁、一头白发。“当时通知我去(温师专)上课,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胡焕光说最头疼的是当时大学没有统一的教材,只有一个教学大纲,教材得由授课老师自己编写。胡老师与另一位老师一起讲授现代文学,于是他边教学边编起了教材。胡老师记得教的第一节课是曹植的《洛神赋》,为了教好第一节课,胡老师费了一番工夫。“那时候找资料可没有现在容易,除了一本《中国文学史》,其余参考资料都要教师自己找了。”为了找资料,胡老师老是跑温州的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晚上吃完饭就坐下来编写,常常是一坐就好几个小时,有时候不知不觉中忘了时间,外面天已经亮了…… 经过几天的“奋战”,上课前,胡老师把散发着浓浓油墨香的“教材”分发到同学们的手上时,他才松了口气。“当时虽然困难重重,但老师没有气馁,编一章内容讲授一章,没有一位老师延误教学计划。” 惟一的教授不授课 1957年2月,学校由蛟翔巷迁至窦妇桥九山湖畔(原温州工校、现温州实验小学校址)。 当时温师专有三十多位老师,其中最高职称是一位副教授,但副教授却没给学生上过课。吕德富老师解释说:“这是从浙江师范学院抽调来的数学系副教授,是当时温州师专惟一的副教授。在开学典礼上,校领导还特别介绍了他。后来由于他身体不好,学校就没有让他开课。学生们只是见过他,而没有听过他的课,学生们认为副教授是来给学校充门面的,戏称他为‘花瓶教授’。”吕德富老师说这是在特殊条件下的做法。当时能有一个教授到刚开办的学校来,虽然不能给学生上课,但可以指导老师教学,也是很不错的。 学生要求撤并学校 第二学期开学后不久,在招生中被调剂过来的部分学生认为温师专的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条件差,他们上书中央,要求撤消学校或者转学并入其他高校。同年5月24日,首次学生代表大会通过“并校”决议,并推举5名学生代表赴省里请愿(后三名代表赴京)。副省长杨思一,省教育厅厅长俞仲武、副厅长肖文接见了学生代表,对他们进行劝说教育。 不久,省教育厅一位副厅长带了几位专家来温师专调查,调查后认为温师专的师资力量是属于中上水平。吕德富老师特别强调说,“当时温州师专的任教老师都是从温州师范学校和温州的几所中学里抽调来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这起学生上访事件,促使市政府给省教育厅打了一份紧急报告,要求从速批准温州师专正式成立,并要求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直到1957年7月29日,由省人委转发教育部通知,正式批准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成立。温州市委任命温州市副市长金嵘轩兼任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校长。 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符丕盛教授从上海华东师大被派到了温州师专。符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53年北京师大本科毕业,后来考上了华东师大的心理学研究生。符教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很受欢迎。来支教的符教授来到温州师专,一开始并不是上课。“那时我刚到温州,就被学校安排去炼钢铁。我的爱人背着小女儿,天天去温州师专附小的操场砸矿石。” 1958年8月,温州师专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学科也从原来的中文、数学两科增加到文史、数理、生化三个系,音乐、体育、美术三个科。 在这五十年的悠悠岁月中,温州师范学院已有两万五千多名全日制的本、专科学生毕业。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温州师范学院与原温州大学合并,筹建新的温州大学。2006年2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温州师范学院和温州大学合并组建新温州大学,从而结束我市没有本科层次综合性大学的历史。■本报记者王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