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哪些可待成实惠 中央“一号文件”八大亮点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3:49 大众网-鲁中晨报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问题,也将给9亿农民带来八大实惠。

哪些可待成实惠中央“一号文件”八大亮点解读

  合力出击

  财政支农力度空前

  【文件亮点】 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背景回放】 2005年仅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就超过3000亿元,而在“十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11300多亿元,年均递增17%。

  【实惠评点】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财政支农工作。2006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建设。

  减负开源

  千方百计促进增收

  【文件亮点】 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背景回放】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200元以上,实际增长6%,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增幅年份。

  【实惠评点】 国家今年将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改革和完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资的直接补贴制度。

  托举希望

  农村教育酝酿突破

  【文件亮点】 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对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背景回放】 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亿人,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实惠评点】 5年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将实现全免费,农村教师400多亿元工资也将全额列入预算。2006年至2010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5年间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

  奉献关爱

  务工农民再获实惠

  【文件亮点】 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背景回放】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1.2亿多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

  【实惠评点】 2006年,国家将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并把防范拖欠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十一五”时期,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特别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还将为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可享受一次性的职业培训补贴。

  增加投入

  农村合作医疗提速

  【文件亮点】 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背景回放】 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90%左右的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

  【实惠评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今年将扩大到40%,中央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每人每年1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补助,争取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

  夯实根本

  全力提升农村基建

  【文件亮点】 从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

  【背景回放】 至今全国仍有近5万个村不通公路;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亟待解决;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

  【实惠评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优先解决1亿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同时实现路通车通。

  健全体制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

  【文件亮点】 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

  【背景回放】 取消农业税后一些隐性负担相继暴露。目前农村资金大量流出、金融“失血”严重,政策性银行职能弱化,国有商业银行悄然退出,农业保险严重萎缩。农业在整个金融机构中占用的贷款余额不到6%。

  【实惠评点】 2006年,国家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塑造风貌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

  【文件亮点】 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背景回放】 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底子薄,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赌博、腐朽、粗俗文化和封建迷信却大行其道。

  【实惠评点】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全国农村将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据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 新闻链接

  近两亿农民

  已不住在农村

  “有近2亿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变化,实际上已经不住在农村了,这个过程今后还会继续下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月22日这样说。

  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从户籍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农村人口现在有9.4亿;从现实的居住地统计,按这个标准现在真正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为7.5亿左右。

  建设新农村

  确定五大机制

  陈锡文2月22日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党和政府各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a4) (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