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张结婚证见证一个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1:44 现代快报

  一个是花季年华的少女,一个是年轻帅气的小伙子,1948年袁瑞礼和李淑云结为了夫妻;

  一张发黄的老婚纱照,一份保存完好的结婚证书,见证了两人风风雨雨的58年。

  如今两位老人子孙满堂,回忆起结婚那会的故事似乎近在眼前……

  结婚证奖状那么大

  结婚58年了,李淑云已经75岁,而袁瑞礼已经81岁。

  李淑云从大衣橱里翻出了他们58年前的结婚证。袁瑞礼打开尘封已久的塑料袋,露出两只形状类似爆竹筒的圆柱形纸盒,外表是喜庆的大红色,一只上印有两只喜鹊和戏水的鸳鸯,标有“订婚证书”字样,而另一只则印着童男童女,上面标着“结婚证书”的字样。“我们结婚那会还没解放,一定要先订婚才能结婚,所以有两张证书。”

  从盒子里抽出已经发黄的订婚证书和结婚证书,两张都有奖状那么大,证书上的四周装饰着美观的图案花纹,做工十分考究、精细。

  “那时候还没有婚姻法,虽然不是现在的政府部门颁发的结婚证书,但是上面的印章,都是主婚人、介绍人还有证婚人在我们的结婚典礼上当着宾客的面盖上去的,结婚证书上的证婚人还是南京当时有名的大律师,足以体现婚姻的合法性和重视程度了。”

  婚礼相当隆重

  说到当时的婚礼,老两口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李淑云从相片册里拿出了一张发黄的结婚照片。这张照片是在南京当时最有名的“金陵照相馆”照的,照片上站在中间的就是袁瑞礼夫妻俩,站在两边的是他们的男女傧相。

  “除了女傧相不戴头纱外,男女傧相和我们穿的是一样的,同时他们俩的礼服和鞋子都要新娘新郎准备的。那时候选傧相还有讲究,男傧相要会喝酒,女傧相除了会喝酒还得会唱歌。”

  当时离新中国成立还有1年,很流行穿婚纱结婚,并且流行分为订婚仪式和结婚仪式两次。袁瑞礼说,结婚当天忙着招待宾客,第二天他还得陪李淑云带上礼品(包括糕点、桂圆、蜜枣等)回娘家,拜见岳父岳母。一个月后还有顿结婚满月酒,在家里请些亲戚朋友回来聚聚。

  “这种结婚的风俗现在早就没有了,我们当时的婚礼可复杂了,正好又在新旧交替的时期,后来婚礼都从简了,老风俗也没了,我的儿女们结婚都没穿过婚纱了。”

  李淑云在一旁边回忆着往事边乐了:“现在再也不会有那样烦琐的婚礼了,但是那样的婚礼一辈子都难忘。”

  婚姻物语

  订婚结婚都有证

  那时,订婚、结婚证书的内容写得十分周详,右边竖排写有“结婚双方的姓名”、“贡院街大富贵酒店办喜酒”、结婚誓词,同时最后还写上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结婚人的姓名,并有个人的印章为证。订婚和结婚的落款分别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四月十二日”和“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袁瑞礼说这两张证书是他在文具店里特意挑选的,他视这两张证书如“宝贝”一样,见证着他和老伴快要60年的爱情,一直保存到现在。

  婚礼上乐队演奏

  “那会已经有了现在所谓的婚庆公司叫‘茶行’,专门帮人办婚礼的,他们会提醒新人在结婚中该注意些什么,婚礼的一些准备都可以交由茶行办理。”

  结婚的当天宾客满堂,还专门请了婚礼乐队来演奏西洋乐器,场面十分热闹。新郎新娘在司仪的主持下,走到台前拿出结婚证书,让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盖章,见证他们的婚姻。见习记者赵丹丹/文快报记者施向辉/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