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平价医院坚持平价路线,开药先跟患者商量沈城首家平价医院:拔牙两元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4:08 时代商报

  时代商报讯(记者 张加汲 实习生 王华)2月23日,记者走进沈阳首家平价医院——和平区惠民(平价)医院,门诊大厅宽敞整洁,一些工作人员正在搬运鲜花,做正式开诊前的准备。由于医院是新迁的地址,门诊虽没爆满,但患者也是络绎不绝。

  治感冒花费不到20元

  在内科一诊室,一位50多岁的女医生在给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看病。这位女患者说,近来她感冒了,并且咳嗽。女医生为患者量体温,体温为37.2℃,女医生为该患者开了一盒阿莫西林、一瓶复方干草片、一板感冒通,加上一元钱的挂号费,不到20元钱。

  女医生告诉记者,平价医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杜绝“大处方”、“滥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对于一般疾病,医生只开3天的药量。一般感冒患者不发高烧,不输液,高烧白血球升高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先从最便宜的青霉素开始,而不直接用高档的头孢类药。

  记者看到,医院新修整的价格表:例如阿莫西林6.48元;利君沙12.42元;降压0号8.46元。价格基本与在药房买药价格差不多。动态心电图,按照辽宁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制定的价格为150元;下调50%后为75元;普通三导心电图价格为6元钱;住院床位费,两人间 (带卫生间)从每天40元下降到20元;四人间从每天20元降为10元。拔牙的处置费仅为2元。

  主动为患者比较价格

  在骨外科诊室,一位来自辽中县冷子堡的农民王大妈,因患腰间盘脱出特来到沈阳看病。主治医师孙医生在开药时还仔细为王大妈计算药品的价格,同她商量是开一个疗程还是两个疗程的药品。

  王大妈说,因腰疼近来没少去医院,但像孙医生服务这样周到的医生还是头一回见到。

  住院一周不到千元

  和平区惠民(平价)医院的病房比门诊显得更温馨,70张病床几乎都住满了病人。一间双人间的病房住着两位老大娘,她们都是附近社区的居民。

  其中一位赵大娘说她因冠心病来住院,她告诉记者,病房宽敞明亮,室内还有卫生间,去厕所非常方便,还有专门的保洁工,真赶上住宾馆了。特别是医生、护士服务非常周到,只要滴流挂上,就不断来巡视,不像有的医院把护理的活儿全交给了家属。住院床费每天才10元钱,药也同药房买的价格差不多,住了一周多没用上1000元。赵大娘说,她是一个老病号,过去因为医院治病太贵,一般都在家里打滴流。但在家打滴流总是有些提心吊胆,如今有了这么好的平价医院,用不着在家打滴流了。

  政府投资3600万 下月正式开张

  医院院长承诺所有药品价格下调10%,各种治疗处置费全部减半

  

  时代商报讯(记者 张加汲 实习生 王华)“我们将从药品、治疗、检查中一点一滴地挤出‘水分’,让出我们的利益,使患者真正受益。”沈阳第一家平价医院——和平惠民(平价)医院院长承诺说,医院卖出的药品将保证平价收费,让利于民,为百姓节省每一分钱。所有药品价格下调10%,各种治疗处置费全部减半……”

  2月23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和平区将投资3600万元,推出沈阳第一家平价医院并将于下月正式挂牌。

  政府投巨资打造

  老北站后身的立交桥下,有一个新装修的7层白色大楼,这就是即将挂牌的沈阳第一家平价医院——和平惠民(平价)医院。据了解,该院占地面积为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是一所以平价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以老年康复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春节过后,该院开始试运行,前来看病的患者一天比一天多,门诊看病的患者接连不断,5楼和6楼病房也住满了患者。

  院长孙焕介绍说,医院的宗旨就是为周围社区居民和普通市民进行医疗服务。既然叫出平价医院,价格就要降下来,作为我们公立医院,要把百姓看病的价格降下来,首先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区政府已经决定在现有投资的基础上,每年为我们医院增加投资150万元,并把其用于百姓。现在的公立医院大都采取自给自足的运营方式,而平价医院运行资金主要靠当地政府投入。

  服务质量不低

  医院院长孙焕强调说,虽然我们是区一级社区医院,但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护人员1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65人,而且把最有经验且品德优秀的医护人员安排在一线岗位。另外,过去社区医疗单位因资金不足常用大医院淘汰的医疗设备,而我们平价医院按照办院宗旨,一定要保证检查和治疗质量,这次医院新建后,一些设备如检查脑血管疾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分析仪、固有莹光早期肿瘤诊断仪等都是政府投资新引进的。医疗模式上,对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对一些重症和疑难病症还将同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等开展双向转诊。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院长冀慎泉说,目前双向转诊的最大障碍是,基层医院给大医院转来疑难重症患者,在其治疗后的康复阶段,大医院却不把患者转回基层医院,而是自己把病人留住了。作为合作医院,我们首先应做到“双向转诊”,病人康复阶段一定要把病人转回去,使病人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到少花钱,治好病。以我们雄厚的医疗实力作后盾,来保证平价医院的医疗质量。

  医院承诺平价

  低廉的价格是开展平价医院的基础, 医院做出服务承诺:药品价格下调10%;各种辅助检查费下调50%;各种治疗处置费下调50%;住院床位费下调50%。

  虽然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医院进药后可以加价15%零售,但是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实惠,他们只加价5%。同品种同规格药品,他们选择价格最低的;同样的输液药品,有玻璃瓶、塑料袋等各种包装,他们选择最简单的。

  在医生开药上,保证一般药品可以治愈的病,决不会开出高价药品;一个疗程就可治好的病,就不会开出两个疗程的药,决不让病患多花一分冤枉钱。

  延伸报道

  70多医院全开惠民病房门诊

  沈阳市卫生局表示,今年再开两家试点惠民医院,由政府全额拨款

  

  时代商报讯(实习记者 王华记者 张加汲)记者2月23日在沈阳市卫生局了解到,在近日召开的沈阳市卫生工作会议上,沈阳市卫生局对2006年全市卫生工作进行了部署。着重提出了发展社区医疗,并将积极推广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救助病房或贫困(惠民)病房及门诊的做法,积极探索利用现有资源和引进民营资本开展惠民医院试点工作。

  据市卫生局基妇处处长李爱民介绍,全市将以统一名称,在7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全部铺开惠民病房、门诊。将在铁西区、沈河区选择一两家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作为惠民医院的试点,试点医院收入、支出两条线,由政府全额拨款,药品不加价销售,惠及老百姓。

  此外,全市还将推进社区首诊制度,积极开展城市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试点工作,引导市民到社区就医。开展这项工作,主要用于解决特困居民的看病难问题,市区财政投入4000万元,确定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的188家医疗救助定点单位,对全市16.76万特困居民进行医疗救助。

  沈阳为扩大首诊制面向人群的范围,还考虑用医保调节社区首诊制度,适当降低医保起付线,增加报销比例。小病“小”看,大病“大”治“按照病情需要”,无医保的特困居民从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到区级定点医院,再由区级定点医院转入市级定点医院。

  城市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的目的,就是将社区医院看不了的病患转入大医院或专科医院治疗,当病情进入恢复期再转回社区医院进行。

  沈阳还要适应建设东北中心城市、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按照《沈阳区域卫生规划》,加快建设沈阳城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四大区域医疗中心与沈阳市提出的东南西北四大发展空间概念相适应。适应东部汽车城和新兴居住区的需要,将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成东部区域医疗中心;适应铁西工业“走廊”的需要,将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建设成西部区域医疗中心;适应北部大学城建设,将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建设成北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城区南部区域医疗中心则是医大二院等医疗资源集中的省级医院。

  资料

  

  我国各地平价医院

  1月7日举行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说:“各地市都应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作为转换运行机制的试点,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随后,医疗领域表现出了别样的景象:1月8日,浙江省首家平价医院—中兴医院开业;1月12日,长沙市第六医院分院率先在全省公立医院开设平价病房……

  北京:是全国最早设立公立平价医院的省市地区之一。早在卫生部部长高强首次亮出平价医院这一概念之前,北京的首家实质上的公立平价医院—上地医院就悄然正式挂牌营业。不过,上地医院最初并没有称为“平价医院”,而是自称“惠民医院”。

  上海:“上海市只有民营医院有‘平价’,而且,300多家民营(医院)中只有我们海江医院1家是平价医院。”1月16日,打出平价大旗的海江医院办公室主任说:“上海公立医院中暂时还没有平价医院。”

  广州:1月16日,目前在广州,像北京上地医院一样的公立平价医院还较为罕见,但一些价格较为低廉的民营医院,早在几年前就在广州等地开始打出“平价医院”的口号了。

  杭州:1月8日,杭州首家平价医院—中兴医院一经问世,便在缺乏改革动力而显得死气沉沉的浙江医疗界掀起一阵微澜。据中国经济周刊

  国外的经验

  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的钱应该投向基层医疗、慈善医疗,而不是大医院,应该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应该鼓励慈善机构来办医院。

  上世纪90年代末,欧美和日本等国用于医疗保健的“公共支出”基本上都超过了GDP比重的5%;一些国家的政府还开办了很多专为高风险低收入人群提供救助服务的医院。同时,提高城乡医疗保障覆盖水平,将更多的人纳入医保范围。

  美国政府规定,任何医院都应该争取对弱势人口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

  英国是政府主导全民医疗事业,医生和医院的经费都是政府供应,大约需要5%左右的GDP产值来维持这一福利。而法国也是全民医疗保障,与英国不同的是法国是医生独立开业,医生和医院是从事商业的,因此法国实现同一目标就花费了11%的GDP。当然美国医疗事业占GDP的比重就更高一些达到13%。 据中国经济周刊

  马上评论

  一脚踢碎医疗困局

  

  到哪里看病才不贵?到哪里住院才不难?面对这样的一个困局,老百姓已经听惯了来自各方面的剖析和抨击,而整个医疗界也在纷纷反省或是自清,但是面对究竟由谁来真正拆掉自家的高价门槛的问题,观望要多于行动。

  时光在渐渐流逝,生病在不断发生,而医疗困局也在某个环节上渐渐松动,直到今天有人踢出了这一脚。

  继几个月前的廉价药房杀入沈城,在医药界掀起药品降价大战之后,和平惠民(平价)医院的到来,可谓是在沈真正吹响了向“看病难看病贵”宣战的号角,一脚踢碎了将患者阻隔于健康之外的那扇大门。因为,药价问题也好,红包问题也罢,这些仅仅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方面,而真正的医疗困局则是多种因素通过某种不合理机制交错在一起的综合症状。所以,比起几家药房来说,一家医院所涵盖的意义更加丰富:从药价的让利到医疗水平服务的提升,从治疗价格的规范到医疗机制的改进,从医院营利私心引起的唯利是图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带来的资源平衡,一座医院就是一个时期的社会模型,在这里,所有的改革将直指目前存在于医疗界的各种瓶颈顽疾。顽疾拆除之后,健康的阳光就会穿透重重阻碍,普照在百姓身上。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有理由预测,首家平价医院的挺身而出之后,必然会有第二家、第三家……接踵而至。不仅仅因为平价医院是国家解决医疗困局的方向和模型,更直接的原因是平价医院所带来的人气,带来直观的紧迫感,刺激其他医院自我改进与反省。当然,一家医院的生存需要考虑政府的投入等多方面因素,而即将在沈城70多家医院全部铺开的惠民病房、门诊,则是以多种可行的方式进行的珍贵的尝试。

  我们相信,一座拥有民心的医院,政府和百姓都不会让她死去。我们静待,一场平价医院风暴的到来。

  平价医院让老百姓的眼睛看到了希望,而老百姓则在平价医院的身上看到了勇气。 本报评论员 赵东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