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董朝才:在他生前的采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0:47 温州都市报

  ■特约撰稿沈绍真

  2005年9月28日下午,老书记董朝才在杭州家中接受了我们采访,同年10月底他还来到温州召开座谈会,与几位同志回顾他在温五年的工作……然而世事莫测,3个多月后的2月20日传来消息,老书记已在当日凌晨去世。

  虽然我们留有他生前采访的录音,但他因病体衰弱声音低微;虽然我们有与他的合影,但他因年事已高不再神彩飞扬。可喜的是,他为之呕心沥血的温州今天是一片勃勃生机,在众多温州干部群众心中他音容犹在,他们的讲述还原了一个正当壮年的市委书记董朝才……

  董朝才,浙江江山县人,1932年生,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粮站、江山财政局工作,1977年任江山县委副书记,1983年任金华地委书记。1985年11月任温州市委书记,1990年2月调离温州,到省体改委工作。

  生前:最后的采访和温州之行

  2005年9月28日,本报《都市客厅》专栏派出记者赴杭采访老书记董朝才,离休多年的董朝才在家里接受了记者采访,并接受了本报送去的鲜花。因为患帕金森症多年,他的一只手不住地颤抖。又因为患痛风病,两脚行走不便,74岁的老书记显得年迈体弱,他讲话的声音很轻,但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履新温州:他讲了来温任职的经过,那是1985年11月,时任金华地委书记的他到西子宾馆参加省委一个工作会议,一天下午省委书记王芳找他谈话,一直讲温州的重要,讲温州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整整讲了大半个下午……董说,你是要我去温州工作吗?王说正是。但董深知温州工作担子很重,担心做不好,希望省委能另有选择。王芳告诉他这是省委的决定,就这样他到了温州……董说1984年10月他曾带领金华地、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到温州考察,温州的城乡经济的活力给了他很深印象。

  最后的温州之行:董朝才最后一次来温州是2005年10月底,在这里他曾生活工作了5年。此行是因全国政协需要反映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历史的资料,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有关方面要他写一篇文章,他想找几位同志开个座谈会回顾一下。11月1日上午,宋文光、郑达炯、马津龙、胡方松等几位同志来到总商会宾馆,他们一起作了回顾探讨。

  会后,董朝才又与宋文光对文章的内容作了深入讨论,他因身体欠佳就委托宋文光起草这个文稿(宋文光与董朝才曾在金华一起工作,宋在董朝才任市委书记后来温,之后当了10年的市委副秘书长,当年温州的许多经济政策性文件都是由宋文光负责起草的)。

  在温州期间,现任市委书记王建满等有关领导前来看望了他。

  11月5日他离开温州返杭,不料几天后宋文光就得到消息,董因患急性胰腺炎住院。

  约一周后,宋文光代笔写好了文稿,题为《坚持改革试验,大力促进温州民营企业发展———我在温州工作五年回顾》。他即前往杭州向病榻上的董汇报文章内容,宋说,当时董已无力亲自审阅,在听了他的讲述后,点头认可了这篇反映他在温工作的文稿。

  宋说,此间董一度病危,他与陈景云等同志曾到杭州看望。本月中旬他曾再次去杭州看望,不料20日就传来去世的消息。

  《五年回顾》暂且按下不表,让我们通过其他人来回望董的工作吧

  叶文贵:(《都市客厅》2005年12月28日的嘉宾)

  2月21日上午,叶文贵在获悉董朝才去世的消息后,勾起了他几段往事的回忆:

  一、1986年10月下旬,董书记来到苍南县调研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他对我这个经营大户说:我们各级政府都是支持民营企业的……我当时不完全同意董书记的讲法,举了我碰到的一些事,当着县长刘晓骅的面与他辩论。最后他笑着说不与我争论了,吃饭时还认罚了好几盅酒。令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温州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报道了我创业事迹的长篇通讯《农民企业家的气魄》,还配发了董书记亲自撰写的近2000字的评论《希望涌现更多的叶文贵式人物》,这篇文章此后被《人民日报》转载;

  二、不久后,董书记又来到苍南,在苍南县政府大门口与县领导及有关人员合影,我站在董书记的身后,他另一边是县委书记周方权(见左下图);

  三、1986年底,当时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韩文德同志打来电话,说那边希望我能去讲讲课。当董书记告诉我后,我不善言谈,就说我不去。董书记说,这不行,这就由不得你了,你这是代表温州。我听从了他的话,准备了一万字的讲稿,后来文章被一家刊物转载还得了稿费;

  四、董书记1990年调离温州后仍很关心温州,党的十四大后他到苍南来,很高兴地对我说:文件(指十四大报告)看了没有?我其实还只是看了电视新闻报道,就说看了,现在中央对温州肯定了,他高兴地笑了;

  五、党的十五大后他又到了苍南,问我文件看了没有?我说现在都要学习温州模式了,你那时为温州模式吃了许多苦,搞得挺苦的,现在好了。我看到董书记很高兴;

  六、2004年冬天他又来到苍南。那时他已离休多年了,身体不大好,患帕金森症,手不住地抖动。我问了他家庭生活情况,还问了家里电话,准备有空便去看看他;

  七、就在两天前,我还刚对妻子说,我们要去杭州看看他,想不到他已去世了。我知道他家的住房条件不好,才80多平方米,还不如我们温州的小老板。他对温州作了很大贡献,自己却……

  杨嘉兴、方培林、叶康松(分别是去年底今年初《都市客厅》的嘉宾)

  温州在改革开放大潮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企业家,他们在回顾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讲到了董朝才。

  杨嘉兴:令杨嘉兴此生难忘的是1986年他创办鹿城城市信用社受阻,无可奈何之下,这个街办厂小厂长就去找素昧平生的市委书记董朝才。杨回忆说:

  那时我只在电视新闻中看过他,那天下午我早早地来到温州饭店门口,傍晚时董书记和他的秘书陈景云来了。

  我上前叫道:“董书记、董书记,我想找你反映情况。”

  想不到董书记很客气地说“那好啊,你来吧。”

  我跟董书记到了二楼的房间,他的热情给了我勇气,向他讲起了我的银行梦———讲个人经历、讲街道企业的贷款难、自然也讲了“城市信用社”的种种好处、讲如何规避金融风险等等……

  在近50分钟的时间里,董书记几乎没有打断我的话,只是偶尔提个问题。最后他站起来,令我意想不到地说:“温州的金融体制改革,就让你先来试点好了!”

  听到这句话,说真的,我几乎感动得要哭起来,这是我两年来最想听到的话。

  后来的情况是,董书记果真亲自给人民银行领导打了电话,指示要让我试办……

  董书记这一决策是承担了极大政治风险的,因为那时乐清抬会风潮余波未平。

  方培林:在推进温州金融改革方面,被称为“新中国钱庄第一人”的方培林也有一段难忘记忆。方兴钱庄在获得区委认可创办后就一直命悬一线:在“同意试办”、“先不试办”、“可适当发展民间信用”、“允许试验,下不为例”、“私人钱庄应允许试办”、“不能发给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等等完全对立的指示中游走,也曾一度停业。在此过程中,市委书记董朝才等市、县领导给了他有力而坚决的支持,董朝才曾亲自在他反映情况的报告上签署“同意试办”的意见。

  叶康松:叶康松为温州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董朝才对叶康松的人生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叶康松辞官创办农场后,一天董朝才来到农场一路走一路聊,叶康松说将来农场发展后,他要积累资金,回报社会,帮助社会贫困群体。

  董朝才听后大加赞赏,说:“叶康松啊,‘万岁’是没有的,你想到为社会作贡献很对,是有远见的表现。一个人能吃多少?花多少?企业家就要有回报社会的志向嘛,这也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啊!”

  为撰写叶康松的传记,2003年12月6日,叶康松陪我到杭州重访董朝才。叶康松对他说,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是下不了海的,没下海也就不会有今天在美国的发展,感谢你当年在下海一事上的支持。董朝才说,我不郑重考虑这个事,我会犯错误的,我担心不放你走会害了你,更担心放你走会把你推上歧途,于心不安,因此反复考虑了很久……我在常委会上对大家说,叶康松下海了,我们都要去看看他……

  王运正、陈景云、项岳华(同事与秘书的记忆)

  王运正在董任书记时当了5年的市委办公室主任,两次采访时截然不同的语气声调使我印象深刻。去年10月的一次是面谈,董尚健在。王运正情绪激动,慷慨地讲了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他是在“风口浪尖”中工作的!因为那时温州模式尚无定论,温州备受姓资姓社的责难,他的工作环境很差。

  本月21日上午是电话采访,董已去世。他语调沉缓地说:董书记这么匆匆走了,太叫人痛惜了。那时董书记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在风口浪尖中工作。作为一把手,董书记那时面临两大压力,一是经济发展的压力,温州基础差,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二是政治上、道路方向上的压力。那时是温州十分关键的时刻,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董书记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没有动摇的。他最可贵的政治品质是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这句话很简单,但真正做到非常难,这是要承担很大政治风险、有时还要牺牲个人利益的。董书记不计个人利益,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在这点上是我们的榜样。

  董朝才在温工作期间有过两任秘书,先是现为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的陈景云,次是现任瓯海区委副书记的项岳华,他们对董朝才书记也是感念至深。

  陈景云说,董书记虽然学历不高,但理论水平很高,很懂经济,对此他深为钦佩。董书记在讲话时常有思想闪光,因此他任秘书时就准备了个本子,一旦听到有新的思想观点就记下来。他说董书记还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在他身边工作学到不少东西。

  董朝才在离温后仍关注温州的发展和建设,多次来温。1992年6月他还与人合作撰写《温州的社会主义方向应该肯定》一文在报刊上发表。

  元旦前夕,陈景云与宋文光、项岳华等人商议,想抽个时间一起回顾一下董在温工作的一些史实情况,作为历史资料的记录对总结温州模式是有价值的。

  《五年回顾》及家庭小档案

  《五年回顾》共分五节,既讲了自己来温后通过调研确定新的工作思路,在中央和省委支持下建立温州试验区的情况;讲了通过抓典型发展民营经济和进行金融改革的过程;讲了根据中央5号文件精神和温州试验区实际,在1987年出台“挂户经营”、“私人企业”、“股份合作”一系列政策法规的经过;也回顾了坚持温州改革试验过程所经历的尖锐斗争和工作中的失误。

  董朝才在《五年回顾》中最后说:“回顾我在温州工作五年的历程,我深深感到:坚持改革试验,既艰难,又有风险。我在温州工作这五年,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关键时期……在五年时间里,我可以说是在争议中坚持工作,在工作中忍受着争议。

  在这充满着争议的五年,又是温州改革试验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究其原因,我想有三点:一、有党中央支持。建立“温州试验区”是中央领导亲自倡导,国务院正式批准;第二、市委领导班子的统一与团结,是有力的保证;第三,有一支思想解放,积极开拓,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干部力量。董朝才的夫人姜水亭,72岁,金华药监局退休干部。他们有一子二女,儿子在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分局工作,两个女儿一在江山房管局,一是在金华卫生局,他们各有一个子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