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亲子鉴定尴尬走进平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1:02 江南都市报

  亲子鉴定是一把感情双刃剑。当妻子的清白被证明时,丈夫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夫妻之间的隔阂该如何消除?当少数 鉴定结果不符合时,整个家庭就面临破碎,原有的一丝温存也不复存在。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我省,目前每年进行亲子鉴定的人数已由2000年以前的10多例上升到现在的500多例。 但是,大多数亲子鉴定的结果证明妻子是清白的。由只能进行“双亲
鉴定”到现在的“单亲鉴定”,人们从以前的掩掩藏藏、 躲躲闪闪,到现在跨市、跨省前来鉴定的事情时有发生。亲子鉴定经历了一次由“科研工作”到“平民测试”的过程。

  【现象】

  流言蜚语引发的尴尬

  在省血液中心,一位姓黄的办公室副主任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名带孩子前来作鉴定的男子十分沮丧地 说:‘这孩子怎么看都不像我。邻居和其他人这样说也就算了,可是现在连我的父母也这样觉得,这孩子长得真是太不像我了 。我们(夫妻)为了这件事天天吵个不停,这家算是快完了。别人说可以在这作亲子鉴定,我就来了。若他是我亲生的,我无 话可说,不是就散了吧。’当时,他的小孩看起来只有四五岁。孩子并不知道父亲带他来干什么,只是沉默地拉着他父亲的衣 角,用着黯淡的眼神看着周围。当进行抽取血样本的时候,男人跟小孩说是进行身体检查,‘他太小什么也不懂,带了五年了 ,怎么说也是有感情的,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后来,那次鉴定的结果证实那孩子的确是他的。”

  农民打工赚钱作鉴定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增多,为了生计长年在外奔波,配偶要么在另一座城市打工,要么留守家中。这种聚少离 多、长期分居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夫妻之间的信任也在逐渐减弱,作亲子鉴定也开始在他们之间流行起来。

  某DNA

司法鉴定所李所长也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抚州南城农村有一对夫妻,男方在外地打工,女方结婚后仍一 直待在村庄。一年后,他们有了小孩,但男方觉得自己常年在外,不可能这样就有了孩子,这事成为他心中的一块疙瘩。无奈 之下,他拿着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带着孩子前来作亲子鉴定,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特别是男人的面子)和维系家族的血统。虽 有些盲目,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

  【深挖】

  临界婚姻下的“副产品”

  “由个人来进行亲子鉴定的,他们夫妻间可能出现了危机。”省血液中心的周主任这样告诉记者。现代社会的高度开 放,使得一些伦理道德也开始出现了瓦解的迹象,夫妻间的忠诚和信任受到严峻的挑战。孩子是维系夫妻关系最重要的纽带, 这也就成了婚姻是否维持下去的最重要的一环。于是,那些濒临婚姻破裂又对孩子心存疑虑的人,往往会采取亲子鉴定的办法 。

  周主任还告诉记者:“前来要求作亲子鉴定的原因五花八门,除了为出国移民、上户口、财产继承、计划生育提供身 份手续等之外,大多数是出于丈夫对妻子的怀疑,想查明孩子是否是自己亲生的。而在这些鉴定结果中,有85%是存在着直 接的血缘关系。”

  来自安徽的一位张先生说,他在拿到亲子鉴定书后,心中的疑虑终于化解,和妻儿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不再为此事 而争执。

  对于那些已经作过亲子鉴定,结果证实妻子并未“红杏出墙”的家庭来说,丈夫自然是欢天喜地,但对于妻子来说, 往往是一种无言的伤害,夫妻间的信任还能像过去那样吗?

  记者采访了一位女性当事人。她说:“对我们的伤害肯定是有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这道‘刀疤’肯定或多或少会带 来些隐痛,他也会心存内疚。至于如何能找回丢失的信任,破镜重圆,就要看他的表现了。”

  可见,亲子鉴定无形之中给妻子、孩子和整个家庭的伤害是必须正视的。谁能找回已经失去的信任呢?

  【思考】

  亲子鉴定何时不再尴尬

  进行亲子鉴定,在正常人眼中,已经是有悖于世俗伦理,其结果的背后,更是冲击着传统的道德经纬。“现在政策已 经放宽,无须通过司法部门就可以直接鉴定。”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进行鉴定的人数已从1993年到1999年的 每年10多例上升到现在的500多例。由只能进行“双亲鉴定”到现在的“单亲鉴定”,人们从以前的掩掩藏藏、躲躲闪闪 ,到现在跨市、跨省前来鉴定的事情时有发生。亲子鉴定经历了一次由“科研工作”到“平民测试”的过程。

  就此问题,记者咨询了“华东交大心理咨询中心”的刘慧老师。她分析:“首先,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对婚 姻有一种不安全感。其次,社会本身存在着一些出轨现象和电视媒体等对外遇问题的报道,更诱发了男方产生这样的想法。再 者,可能也跟自身成长的环境有关,父母的离异总会给下一代的婚姻带来影响。”怎样避免这种对婚姻的不自信?刘慧老师认 为:“舆论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宣传一些完美的爱情,像

韩剧在这一点就表现得很明显。此外,本人也要提高自身的魅力和修 养。”

  文/图林记者杜金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