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教授假论文案起波澜 揭发人曾认可研究成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1:24 四川新闻网 | ||
邱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论文在网上仍可查阅 四川新闻网消息 (本网记者盛利 苏俊) 近来,掀起轩然大波的四川大学海归教授邱晓庆被指认在《自然》杂志造假事件又出现关键证据。2月23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曾署名指认邱教授“造假”的两名揭发人,居然曾于2004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认可该成果的论文。“事实很清楚,要么她们是发表‘假’论文;要么她们在撒谎。”邱晓庆愤然说道。 此事件源于2005年12月底的一封被各大网站转载的名为《四川大学海归教授丘小庆
而近日,记者却在一篇发表于2004年12月1日《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的名为《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程多肽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的论文中看到:论文署名者包括张淑华、欧真蓉、邱晓庆等五人,其中曾写公开信指认造假的张淑华、欧真蓉两人,分别是第一和第三署名人,邱晓庆则排在第四位。 论文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邱晓庆教授经多年研究,终于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激素结合到一种“他研究多年并对人体无害的细菌中,人工创造出一种新的抗菌物质。”通过列举体外活性抗菌实验和小鼠系统性细菌感染体内保护实验的报告后,论文得出结论:ph-SA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的新型抗菌多肽,“本实验证实其体外具有特异性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体内具有显著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 “大家都知道在学术论文中第一署名人的意义。既然她在文中已得出结论并指出ph-SA具有作用,那么署名公开信中所称对ph-SA研究‘不知情’显然很荒唐。”邱晓庆回忆该文章的发表是关于ph-SA的全部研究结束之后,张淑华曾两度在非正式场合告诉他,自己要在《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希望他同意在论文中署名,“当时,我们都是合作研究伙伴,我当场就同意了。”邱晓庆回忆到,“直至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我都没想起这篇关键的论文。” 该论文是邱晓庆实验室内一名研究生在做相关研究查资料时在网上发现的。“目前我的研究方向早已转移,如果不是研究生跑来告诉我,我早忘了。”邱晓庆认为,现在事实很清楚:张淑华和欧真蓉知道《自然杂志》文章发表的一切,而不是在指控信中称“她们被蒙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发明,也不知道文章的内容”。此外,文中由她们自己撰写的研究结论也驳斥了关于“抗金葡萄不存在,抗菌作用是链霉素污染”、“抗金葡萄多肽没有特异性”等言论。 “要么她们是发表‘假’论文;要么她们是在撒谎。我相信真相永远只有一个,终会大白于天下。”邱晓庆说。 据悉,这份关键的论文将作为证据,在邱晓庆起诉张淑华和欧真蓉的民事赔偿案件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