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足腐乳去做水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2:22 新闻晚报 | |||||||||
今天早上零点,年仅21岁的陈业成和24岁的朱慧芳从浦东机场出发,启程飞往南非开普敦。他们将在那里接受6天的专门训练,然后作为见习水手跟随“中瑞友好使者”——— 哥德堡号复古帆船,开始南非至澳大利亚连续49天的跨洋航行。 这是哥德堡号首次接受中国水手。接下来,将先后有八位中国年轻水手通过“接力
记者看到,两名第一次远征的上海学子,眼神里闪着憧憬和期待。 健康形象上海特色 “我们也不知道为何能当选,总之觉得很开心。”高大帅气的陈业成快人快语。他来自上海海事大学航海商船学院,是航海技术系大二的学生。他说,1月中旬时听说了这个活动,校内就选拔出四五十人。因为见习水手要求一男一女搭档,几轮笔试面试后,他和朱慧芳在最终“决赛”时合唱了一曲《whenyoubelieve》,就幸运入围了。 “考试真的蛮简单,就是演个小品,做做游戏什么的,气氛很轻松,我们能胜出可能是因为比较默契。”交通大学研一学生朱慧芳是学校科创中心创业部的部长,待人处事沉稳冷静。记者发现,两位“学生水手”的共同特点是兴趣广泛,陈业成甚至毫不“谦虚”地表示,自己什么球都会玩。 身体条件好,会游泳,具备一定的航海和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记者从负责哥德堡号项目运营的瑞典SOIC公司中国媒体中心了解到,首批见习水手选自上海高校,形象健康是关键。“也可以说符合要求的人很多,但我们不想选个性非常独特张扬的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的中国之旅,担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使命,因而水手也代表着上海的形象,就这一点说,这两个大学生很符合。 首次航海就当减肥 陈业成和朱慧芳都是首次出远门,自从2月14日领到护照,两个人就忙开了。“我们去了一次城隍庙,买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准备送给新结识的瑞典朋友。”陈业成说,怕船上饮食不习惯,他还带了一大罐碧螺春,朱慧芳则带足了酱菜和腐乳,“这是我们自己吃的,不过其他水手如果愿意分享,我就和他们说这是中国黄油。” 已经会打30余种水手结的陈业成对海上漂泊49天满怀兴奋,信息安全专业的朱慧芳则对晕船则还有些后怕。“我带了不少晕车药,不过听说没用。” “吐,一定要顺着风吐,不要逆着风吐。这是我们老师教的。”一旁的陈业成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正说着,工作人员询问朱慧芳返回时穿的T恤要中号还是大号。“中号吧,”身材高挑的她迟疑半响说,吐着吐着就习惯了,这次远行就当减肥吧。 记者发现,在为船上生活考虑的同时,两位大学生也没有忘记“文化交流”的使命。口语流利的两个人,随身都带着一本《航海词汇表》。 接力水手网上选拔 “我们特意定购了两块全银的吊牌,上面有瑞典海神像。上船的8位中国见习水手将轮流佩戴它,直到返回中国”。记者从SOIC中国媒体中心获悉,预计8月29日,哥德堡号将抵达上海访问。从8月至12月,它将停靠在虹口北外滩地区,并举行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经贸、交流活动。 《我是水手》摄制组将会与两名见习水手一起,随船航行并记录拍摄。据摄制组透露,接下来的6名见习水手将不再从高校产生,而是采用网上征集的方式,从20-35岁的年轻白领、自由职业者、商务人员中进行挑选。因为不同的年轻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创意,可以在不同阶段的航行中展示各自的勇气、毅力、智慧和合作精神。而记载这一航程的系列纪录片将从6月起每周定期播放。 ■相关链接哥德堡号重航中国 1745年,一艘满载着茶叶、丝绸和陶瓷制品的瑞典帆船在从中国驶往瑞典的途中沉没。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2005年,瑞典建造了这艘名为“哥德堡号”的复古帆船,并于当年的10月2日驶离瑞典,沿着当年的古老航道驶向中国上海。作者:□晚报记者 王楠摄影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