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丹阳一农家祖孙三代的助学情缘 默默努力献爱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4:16 龙虎网

  【龙虎网讯】连日来,在丹阳流传着这样一件感人肺腑的故事:为了改变旧中国农村贫穷落后面貌,清光绪举人周振南办起了当地第一所西式学堂。一百年后,他的孙子周洪发依然在助学道路上默默努力,帮助一代又一代贫困农家娃实现了求学梦。

  2月22日一大早,无意中得知丹阳访仙镇西茆村小学新学期缺少电教设备的周洪发老人,拿出平时所有积蓄1000多元,赶了几十里地,进城买了台新彩电送到学校。当天下午,
农家孩子们平生第一次在教室里收看起了节目。

  该校戎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是周振南1906年创办的,百年来周家倾注了无数财力和精力,让许许多多农家娃实现了求知梦,也让访仙农村贫困面貌大大改善。可原本富裕的周家却日益窘迫,直至成为一个普通农家。如今周老每月收入仅400多元,可老人依然每年都拿出所有积蓄,为学校捐款捐物,“甚至修剪花木的剪刀、老师上课教具都是老人买的,真是过意不去!”

  提起周老,学校老师都一脸激动: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小学纷纷撤并、生源不断萎缩,许多老师情绪都很低落。可周家百年无私助学的善行,默默影响着他们,鼓舞他们重新充满力量!因为他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激励,一种对农村面貌改变、农村教育水平提升的默默追求。

  “因为爷爷的缘故,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可如今西茆小学旧了,随时可能被撤并,我也老了;尽管内心很舍不得,可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都能到条件一流的镇小学读书,我内心实在很开心!我们周家祖孙三代的愿望不就是这个吗?衷心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继续为那些农家孩子、乡村教育多出一份力,哪怕添一块砖瓦也行!”83岁的周老最后语重心长地表示。本报记者聂伟

  记者感言:对待自己,周老很吝啬;对待教育,他又如此慷慨。周家三代助学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现代经济文化大潮冲击下,我国自古重视教育、无私助学的优良传统从未磨灭,期待全社会进一步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