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常州特色文化》记录数千年民间文化(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5:58 常州龙网
《常州特色文化》记录数千年民间文化(组图)

溧阳傩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常州特色文化》记录数千年民间文化(组图)

八阵图村


《常州特色文化》记录数千年民间文化(组图)

八阵图村


《常州特色文化》记录数千年民间文化(组图)

舞龙灯


  昨日,一本几乎囊括常州民间有价值、有特色文化项目的新书《常州特色文化》问世了。江苏省2003年启动特色 文化和民间艺术普查之后,曾经制定过出版发行“江苏省特色文

  化丛书”的计划,《常州特色文化》便是这套丛书中第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

  5大部分述说常州特色文化

  《常州特色文化》的采编,是全省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抢救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 救工程”的一部分。采编工作历时近两年,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韦中权为首的普查人员,在94个乡镇(街道)开展了细 致的普查,对各村委和社区居委的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进行了逐一的摸底,采访民间艺人383人,基本上摸清了各种特色文 化76项,各类民间艺术和工艺品90多种。

  这本书共有“远古之最”、“史俗之璀”、“古遗之魂”、“演艺之葩”、“龙人之韵”等5个部分。“远古之最” 收录了《原始第一村》、《江南第一城》和《考古新发现》等6篇文章,反映了常州区域远古文化的特色和珍稀;“史俗之璀 ”收录了《中华龙城》、《宫梳名篦》、《一地四名》、《齐梁故里》和《八阵图村》等6篇文章,反映了常州地域性的优势 特色文化资源;“古遗之魂”列举了数以百计的“古墩”、“古城”,钩沉了许多有待挖掘、保护、开发的“他者莫及”的表 层面特色文化;“演艺之葩”收录了《常州第一人》、《常州第一说》、《常州第一戏》、《常州第一舞》等11篇文章,展 示了动态文化样式的许多“第一”;“龙人之韵”收录了《“听风知音”第一人》、《“华夏正声”创始者》等11篇人物传 奇,介绍了龙城人的古今风韵特色文化事象。全书约22万字,图片资料50余幅,基本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常州地区精湛独 特的传统文化。

  “把濒临消亡的文化用文字记录下来”

  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本书的主编者韦中权就开始收集常州民俗民间文化的相关资料。这些年来,他看到了许多曾 经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文化形式,在近代逐步衰退、消亡,“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把那些濒临消亡的东西用文字 的形式记录下来,留给后代。”

  “这些消亡的传统文化,有些是因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则是被人为地破坏掉了。”每当韦中权想起金坛“秧 歌灯”剧本的流失,总会感觉到无比的惋惜。金坛“秧歌灯”的发现,推翻了秧歌以北方为正宗的论断,证实了在江南地区, 也有本土特色的秧歌舞蹈。而“秧歌灯”剧本虽然在文学上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在艺术的传承方面,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这本古旧的剧本,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保存,现在已经找不到了,韦中权手中只有当年的复印件。

  常州梳篦工艺流程的完整保存,韦中权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和常州梳篦厂的工艺设计师汤庚 和合作,对木梳的28道工艺、篦箕的72道半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虽然如今梳篦的制作已经不完全是手工的了,但 传统的制作流程依然是常州的特色之一。”

  在普查的过程中,许多民间文化的发展也被理清了脉络。被称为“常州第一唱”的“唱春”,普查人员共找到7种不 同的说法来诠释它的起源,在对这些说法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韦中权得出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具有常州特色的“唱春”起源 于明代。这一结论甚至比《辞海》的解释还完整,《“唱春”探源》一文,也被《中国曲艺集成》收录。

  我们的保护是在和时间赛跑  

  两年多的普查、几十年的素材积累,常州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常州特色文化》一书 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在韦中权等普查人员看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需要做的工作还远不止这些,“我们现在做的 只是皮毛工作,真正的保护、抢救还没有开始。”

  普查人员们认为,现在的普查还有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是普查的时候有一些民间文化形式已经濒临消亡,另一方面 对近年来所产生的新的民间文化形式关注还不够。“今天产生的民间文化,有可能成为几百年之后的宝贵遗产,如果现在就开 始关注并记录下这些,以后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尴尬了。”

  “老艺人们在一天天老去,如果我们不抓紧现在的时间,许多技艺就面临着没有人传承的危机。我们现在的保护工作 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作为刚上任不久的市文联副主席蒋节勤认为,普查工作的深入和保护、抢救工作的立即实行已经迫在眉 睫,“让常州人了解本地的历史、弘扬健康文化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殷朝晖文唐磊范总路摄)

  链接:《常州特色文化》部分内容

  “八阵图村”

  “八阵图村”又名“八阵图村落”,位于常州市金坛如林镇东南角,由大小八个自然村按照诸葛亮发明的“八阵图” 组合而成。融天文、地理、数学、哲理、人文科学等诸多逻辑于一体的“八阵图”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常州境内具有 特色人文价值的古村落。始建者诸葛维贤运用水网地区的河道、土坝,建筑玄妙的出入通道,使知晓布局的村人出入自由,而 外来人等则路路不通。交错的河坝犹如天然的屏障,保护了诸葛家族的安居乐业。

  阳湖拳

  “阳湖拳”原名“常州南拳”,相传为宋代“南侠”展昭始创于常州,后流传到江苏与全国部分地区,为江苏唯一的 地方拳种。年久失传,经上世纪80年代的挖掘抢救后改名为“阳湖拳”。“阳湖拳”集“南拳北腿”之长,具有“南北兼收 ,拳腿并重,原地旋转,幅度颇小,快速勇猛,精悍灵巧,近身短打,进多退少”的独创的武术风格。经过多年的发展,奇特 的阳湖拳引得了国内外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亦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阳湖拳之强劲风采。

  “华夏正声”创始者萧衍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历代都尊崇南朝的梁陈旧乐为“华夏正声”。而1500多年前创始“华夏正声”的大音乐家 正是常州人“梁武帝”萧衍。这位梁朝皇帝自幼聪颖、博学多才。做了皇帝后仍在日理万机之中重视乐事。萧衍“正乐”,首 先“正律”。他认为:律是乐之本,定律要有律器,为此还亲自研发了准音器。梁武帝萧衍对于我国古代音乐,特别是南北朝 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