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剩饭菜一天“白扔”三百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10:39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趁夜色偷运厨余垃圾

  高价卖给外地养猪者

  2月 23日晚 9时,记者在长春路附近的某酒店门口看到,一辆农用三轮车悄悄绕到酒店的后面,三四个中年人提着白色塑料桶进了饭店,几分钟后,每人提着满满一桶剩菜剩
饭出来了,然后一桶桶地倒进了车上的大铁桶里,装了大概五六趟,车又开到隔壁一家饭店开始了一番忙碌。

  趁着装货的间隙,记者主动跟这几个人搭起讪来。据介绍,他们都是高密的,每天夜里都来台东这片收厨余垃圾,连夜运回卖给当地那些养猪户。“跑一趟用不了几个油钱,但回去可以卖不少钱呢!”其中一中年男子告诉记者,来这里收剩菜剩饭很多酒店都不收钱,即使收钱也不过每桶两三元,而运到高密每桶能卖到十几元。

  “听说这些剩菜剩饭好像不允许个人收集?”对记者的询问,中年男子说:“这肯定知道,不过也很少有人管。我们的车进台东时,一般要避开台东一路和威海路,从一些人较少的路进来,再转到酒店的后面去收。”

  这时记者看到,青岛北洁环境公司的一辆环卫车也开到了这家饭店附近。环卫车上下来几个工人,将摆放在路边的垃圾桶清理干净后,车就开走了,农用车与之相距不足百米。

  每天三百吨剩饭剩菜

  因无法回收而浪费掉

  “环卫部门不是每天来收垃圾吗?为什么还要让这些‘垃圾贩子’来收?”一家酒店的负责人张先生解释说,根据有关规定,厨余垃圾须用单独密闭容器存储,由环卫服务公司有偿对厨余垃圾予以清理。“但饭店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得20多桶,门口这些垃圾桶一是不够用,二是环卫部门也根本就清理不过来,我们也不能将垃圾‘尾巴’扔在这里啊。”对此,一位环卫工人也有同感,他说,垃圾车毕竟容量有限,绝大多数的厨余垃圾还得靠这些“垃圾贩子”来帮忙收。

  青岛每天产生多少这样的垃圾?市容环卫处刘海波处长介绍说,根据统计,市内四区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约为 400吨,占生活垃圾的 15%左右,但按照正规渠道回收的尚不足百吨。目前,市南和市北已配备专门的厨余垃圾回收车,都是全密封操作,能够避免厨余垃圾的泄漏和污染,然后直接运到垃圾场进行特殊处理。“但由于这种回收车数量有限,两区回收的厨余垃圾仅占总数的25%左右,而四方和李沧等区还没有配备这种专用车,就更谈不上回收了。”他透露说,目前本市每天约有300吨厨余垃圾白白浪费。

  厨余垃圾易造成污染

  用来养猪可导致癌症

  刘海波说,由于回收率低,近八成的厨余垃圾被白白浪费了。“除了一部分被‘垃圾贩子’买走用于养猪外,其他的几乎都进了垃圾箱,沦为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水分大,腐烂的速度快,混入生活垃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很容易滋生病菌。”

  “用厨余垃圾养猪也是很危险的。”市环保局固体废弃物中心的宋工程师说,大多数厨余垃圾被养猪专业户直接喂了猪,由于这些垃圾中含有不洁成分和致病菌,吃多了,猪的内脏会发生病变,通过食物链,厨余垃圾中的致病菌等有害物质也会转移到人体,时间长了可能导致癌症出现。

  投巨资建专门处理厂

  厨余垃圾有望变宝贝

  每天400吨厨余垃圾怎么办?有办法,本市已将厨余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列为10大市政工程之一,今年投资 1.5亿元完善小涧西垃圾处理厂配套工程,建设厨余垃圾处理厂,一方面加大对厨余垃圾的回收力度,确保市内四区的厨余垃圾能够基本回收,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化再生处理技术,从厨余垃圾里生产提炼出高效的动物饲料,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目前,厨余垃圾追肥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刘海波处长还介绍说,对厨余垃圾的回收,本市还将出台相应的法规,不让“垃圾贩子”有利可图。另外,作为本市上马最早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即墨市投资4000余万元的城市垃圾处理厂已于去年10月正式启用,对城区餐饮业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日处理能力可达到400吨。

  ■他山之石

  2004年北京出台了厨余垃圾管理办法,在大兴、朝阳、通州海淀各建设一座厨余垃圾集中处理厂,截至目前,已形成日处理 600吨的能力。

  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于 2005年 4月 1日起正式施行,在每天可处理厨余垃圾 300吨的基础上,今年再建两家厨余垃圾处置厂,由市政、城管、交警等部门对厨余垃圾的非法处置实施检查。

  2005年6月,广州开始筹备建设厨余垃圾处理工程,计划在2007年建成日处理1000吨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厂,采用先进技术把厨余垃圾制成肥料或生物柴油。

  今年,深圳制订了全市垃圾减量纲要计划,通过开发厨余垃圾及餐饮业垃圾处置与利用、大力倡导焚烧处理技术等方面促进垃圾减量。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提高厨余垃圾的处置费,使其征收额大大超出一般生活垃圾利用生产者的资金来建设厨余垃圾回收、处理项目。文/图本报记者陈浩杰成跃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