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灞河发现汉代埽体遗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10:03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记者原建军实习生马媛媛

  洪水冲刷出古代水工建筑物

  在去年秋天的一场大洪水的冲刷下,灞河下游东岸砂石下面覆盖的“宝物”给冲刷了出来。这处坚硬的黑土暴露部分平面大致呈三角形,南北最长处约10米,东西最宽处约14
米,高出其下河滩1.5米—4米。这片黑土地南侧的一断面之上,显露出由柴草构成的同心螺旋形线,螺旋线间所夹的尽是坚硬的黑泥,泥中掺杂有少量瓦砾与沙砾。黑泥非常坚实,与柴草结合紧密,明显看出是系经过密实加工而成的。从这些结构可看出,系是由柴草层与泥土层平铺后卷滚形成,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中国古代的水上工程建筑物即“埽体”的结构完全一致。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秦建明研究员对古代的埽体工程技术,有独到的研究。他说,“下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治水方法,主要用于堵塞决口、保护堤脚、减杀水势,也可以沉入水中作为堤基,筑挑水坝以及构筑码头等。埽体因为是人工制成,所以埽体大小随工程需要而定,大埽甚长,巨如长龙,长度可达数十米,直径则可达数米,为一庞然大物。常见的埽由埽骨和埽料等构成,埽骨用竹索麻绳编成,形如巨网,上密铺以梢柴草秸,再平铺入土泥,压实后起卷,自外钉以许多木桩木橛,以免溃散。卷巨埽时要大量人力,采用木杠木梯唱号滚卷。下埽时则要更多人参加,自堤上或河岸滚滑入河中,也有自船上放入水中者。下埽后,将心索与其它系索固定,还要以大木桩穿埽钉入河底,名曰“下埽签桩”。埽可上下叠用,也可沿岸连铺,形成埽岸。

  埽体是古代治水的伟大创造

  对于考古学者来说,反复论证、核实后才能对该遗址的真实用途下结论。秦建明及姜宝莲、梁小青两位专家多次实地来观察,发现该处断面上同心螺旋形线不止一处,说明这里有数条长埽相叠,共同构成一处埽体工程。从残存遗迹看,其中最大一处埽体可能因为自身重力原因,断面上的同心螺旋线呈横扁圆状,上下径短,左右径长,最大径约有3米。埽中所用骨料主要是柴草,其余多为树枝。从灞河发现的埽结构看,其土皆用青泥,其柴一般粗如手指,草则多为细长叶类。由于黑泥的封闭性良好,埽中所存木橛柴草形状大多保存较好,有些草甚至还呈现青绿色,也发现有尚呈黄色的秸料,个别用草编的小绳结构也清晰可见。

  秦建明感慨地说,埽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史上的一项伟大创造,埽体对于冲击性流水有很强的耐冲刷性。同时制埽取材便捷,一般运用的都是树枝柴草、绳索与泥土等,所以特别适合于多土少石的地区。埽的运用,是古人在湍急流水中施工的一项得力的技术保障,因此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长江、黄河、淮河、济水、永定河等许多河流以及海塘、码头工程中都曾运用这种技术。特别是治理黄河,抢修大堤,堵塞决口,这项技术被作为最重要的工程手段。

  此项考古发现可上推至汉代

  灞河发现的这处古埽工遗址,说明地处关中的灞河上也曾经使用过埽工技术。灞河古埽采用了青黑色的泥土为埽料,这种泥土在河水的冲刷浸泡下不易松散,虽历经千余年之久,其中所夹的柴草依然保存较为完好,证明这种材料有很强的抗耐力。埽沉入水下后,往往在其上加筑堤岸,一般很少出露,所以古代埽体难得一睹。灞河古埽工遗址的显露,向今人展示了甚为罕见的古埽结构,可谓是一处珍贵的古代水利工程遗迹。

  这处遗址中可见秦汉瓦砾,未发现更晚期的遗物。遗址周围也散布有一定数量的秦汉瓦砾。该地西隔灞河,遥与汉长安城东侧宣平门相对,东侧不远与历史上记载的汉霸陵邑遗址相去不远,据地理位置与周围遗物,初步推测为汉代遗存。这样的话,我国可信的用埽历史将能上推至汉代。

  中国用埽的技术究竟产生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历史上著名的“塞瓠子决河”,是西汉时期堵塞黄河下游一处为害数十年决口的巨大工程,汉武帝亲临决口,令群臣皆负薪来堵河,司马迁也参加了背草工作。当时所用的大量柴草,应该一部分就用来制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