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搭个棚子摆个摊子就成菜场? 市民话农贸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10:10 龙虎网

  【龙虎网讯】这两天里,百余名读者打进“农贸市场该怎么建”的热线电话(025—86854699),说困苦,提建议。

  不少市民对农贸市场的定性等问题发表不同看法,如“搭个棚子,摆个摊子,算不算农贸市场?”“新小区不断建,可附近的菜场还是巴掌大,能不能扩容?”75岁的万大爷很干脆地表示,建菜场,可不是把原来马路两边的菜摊搬进屋里那么简单。

  质疑一:新建菜场≠从路边搬进屋

  镇江路的万大爷特地来报社找到记者,他表示,虽然自己只是一个退休的行政人员,虽然没有搞过城市规划,但很喜欢欣赏城市规划,他对南京农贸市场的建设“有话想说”——目前的农贸市场建设确实比上世纪80年代更进步,但大部分农贸市场总是逃不了“脏乱差”的印象。举例来说,他家附近的镇江路农贸市场,90年代中期建设时,他就曾主动找到有关设计部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重点考虑市场的“排污、通风和通光”,另外,卖鱼和活禽的摊位最好建在市场外面,这些方面决定了农贸市场的整体环境。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镇江路菜场虽然是室内的,而且面积够大,菜品够丰富,但这几个方面的弊端却非常突出,“不管什么天气去买鱼,肯定是干净鞋子进,湿的鞋子出”。

  万大爷说,过去都是露天菜场,即流动的菜贩子在马路两边到处摆摊,后来改进了,路边摊统统搬进屋里了。不少人就认为这是“高级菜场”了,继而忽略了内部的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

  质疑二:搭棚子摆摊子就成菜场?

  “本来是好好的巷子,因居民需要,渐渐衍生成菜场,可也仅仅是在巷子上面搭个棚,下面靠着墙摆上一些水泥台子,就成了农贸市场。”家住四平路的张先生和热河南路的俞阿姨都对他们经常光顾的农贸市场进行了这样的“特征”概括。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家附近有家五一农贸市场,虽然离家不远,但菜场的环境太差,一到刮风下雨天,菜场的塑料顶棚几乎就跟没有一样,买菜人可谓步行艰难,因为雨水从顶棚直接下到菜场里面,漏雨情况十分严重。而雨水又弄得地上又湿又脏,路又滑。另外,该菜场规模很小,可买菜的人很多,拥挤不堪也就罢了,更苦恼的是菜场几乎没人管理,类似农药检测这样的服务都没有。俞阿姨则表示,她家附近的热河南路农贸市场,也是小巷子上面搭了个棚子,不仅脏,而且通道又窄又小,购物环境实在太差。

  质疑三:小区不断建,菜场巴掌大?

  住在月牙湖的朱女士和河西育才新寓的郭女士都表示,家附近的新小区是一个接一个地建,可“菜场还是那个菜场”,一点没有因为附近人口增加而扩增面积。

  郭女士称,她家附近小区可真是多,有长阳花园、东宝花园等,可附近只有一个水厂路菜场,面积太小。朱女士则表示,因家附近的菜场小,给她带来不少苦恼,比如买菜时人挤人,菜的品种也不够丰富,总觉得没什么好菜吃。

  众居民认为以下地区缺菜场

  在读者的来电中,不少人都希望家门口新建“10分钟路程”农贸市场。对这些意见,记者规纳整理如下:

  [月牙湖地区的长巷小区]该小区张先生称,长巷小区里有多个楼盘,如钟山花园城博雅苑,2003年就交付,占地10万平方米,现有800户居民;银城东苑,2004年交付,占地20万平方米,现有1500户居民;银城东苑的二期和三期正在建设中,占地40万平方米,约3000户居民。而这一带一个菜场也没有,只有去年新开的一家苏果超市,家里老人买菜很不方便,经常坐公交车到瑞金路买菜。

  [明故宫一带]继黄埔路王阿姨反映明故宫一带买菜难的问题后,昨天又有四五个居民打来电话,建议将体工队附近一大块绿化地改建成农贸市场。

  [莫愁湖东路]家住莫愁湖东路的周女士说,她家这一片,也就是从长虹路南段到莫愁湖东路北段这一范围内没有一个菜市场,居民想买菜只能去苏果超市,附近只有南湖菜场,但步行要二十多分钟,“像我年纪轻还能凑合凑合,可是对于年纪大一些的人来说可真是不方便,大家在一起抱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没有办法。”

  [定淮门桥至草场门桥]鼓楼区龙江小区蒋先生和月光广场沈先生,希望为附近好几个小区的居民建一个农贸市场。他们表示,从定淮门桥至草场门桥大约东西2公里的范围内,住着好几个小区的居民,可买菜成了大问题。”过了草场门大街,还要再走一站路才能到菜市场。“因为没有菜场,有些菜贩子就在定淮门桥上卖菜,有时候从桥头到桥尾都是菜贩,严重影响了交通。

  “外地人”看南京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该怎么建”的话题讨论,还在热烈地进行着。不过,有意思的是,昨天,记者意外地接到了两位已移居南京的“外地人”打来的电话,一位是从南通迁过来的朱女士,一位是“老苏州”吴女士。她们俩都表示对南京的农贸市场严重地“水土不服”。朱女士坦言,南通农贸市场里肯定不会出现“活禽摊位在菜场正中间”的尴尬状况,而南京的菜场里,活禽摊跟蔬菜摊都是紧挨在一起的。

  “南京不少菜场是因地制宜改建的或凑合着搭的,而在南通市区,菜场绝对是专门建设的,独立的两层楼或者三层楼,面积也比南京的大上五六倍。”朱女士告诉记者,她是1998年从南通迁到南京的,现住月牙湖边上的小区。刚住了没多久就碰到了买菜的尴尬,早就想向有关部门提有关农贸市场建设方面的建议了。首先,她家附近的菜场非常小,买菜环境很恶劣,如今一到下雨天,她宁可下馆子吃饭,也不去那里买菜。其次,菜场面积小使得菜的品种也就少了,在南通的农贸市场,像青菜类的叶菜就有几十个品种,很丰富,可南京这里,好像就“矮脚黄”什么的。所以一旦她回南通探亲,就会带很多蔬菜回南京。另外,最不能让朱女士忍受的是,活禽和水产的摊位,居然都跟蔬菜摊等挨在一起,整个市场里的味道实在太难闻了,她每次去买菜都要捏着鼻子走路。

  吴女士在苏州的老城区生活了几十年,如今住在南京,她对南京的菜场也“颇有微词”。她表示,苏州是新旧城区划分明显的城市,新区里一般都建有面积很大的农贸市场,而老城区里菜场虽然小,但分布颇密集,市民普遍觉得方便。比如她在苏州的住处出门200米就是菜场,虽是年代已久的老菜场,但前几年才经过翻建,里面的购物环境可以打到80分,“比南京的要干净整洁很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