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2月15日在合肥市第十三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上(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12:1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期间回顾和2005年的政府工作

  “十五”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奋进,提前完成了预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5年来,经济发展呈现逐年加快之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占全省比重由2000年的13.2%提高到15.9%,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中由39位提升到31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15美元,比2000年翻一番多。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4%。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4.6亿元,是“九五”的2.9倍。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比例由10∶44∶46调整为6.2∶44.8∶49;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4.6%;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总产值年均增长35.4%;县域经济超常发展,肥西、肥东和长丰县在全省位次分别前移14位、3位和8位,农业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趋势明显加强;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旅游业迅速崛起,全省旅游中心地位初步确立。物流、会展经济和中介服务蓬勃兴起,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等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基本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成功实施资产重组;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增上市公司3户;国有、集体中小企业“双退”改革以及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等配套改革基本完成。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财政框架体系逐步健全。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大减轻。成功实施区划调整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区发展空间得到拓展,社区功能不断强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成绩显著,累计利用外资13.11亿美元,比“九五”增加40%;引进境内资金459亿元。3大开发区建设迈出新步伐,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新建并壮大一批县区工业园区,成为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外经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地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科技兴贸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国20个科技兴贸重点城市中的位次前移4位。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组织编制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城市战略发展规划,城市分区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立足“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建设新城区”,老城区通过实施“打通断头路、整治小街巷、改造旧小区、开展大拆违”,整体面貌大为改观;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政务文化新区,基础框架及部分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建成宁西铁路(合肥至西安段)和合安、合徐高速公路,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对接。农村路网逐步完善,实现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砂石路。

  完成大房郢水库建设以及南淝河肥东段、巢湖大堤、瓦埠湖保庄圩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中心城区百年一遇、农村20年一遇的防洪保安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电网逐步完善,供水、供气、供热等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活动深入推进,龙泉山垃圾处理场、望塘和朱砖井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环保设施相继建成,环境质量继续改善。新建包河大道、南淝河沿线绿化以及徽园、野生动物园等一批园林景观。完成退耕还林等绿化任务,新增成片造林面积51.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土地管理不断强化,在全省率先建立土地储备交易制度、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实现稳定的良性循环。以实施“四把工程”为重点,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农村薄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村镇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草危房改造和村庄综合整治,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加大各项社会事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连续5年举办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连续4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成功加入世界科技城市联盟。科普教育成效显著,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逐步扩大。教育在改革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进程加快,高中段普及率迅速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规模显著扩大。整合高教资源,成功组建合肥学院。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成绩显著,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文化强市”战略初显成效,文艺创作和演出成果丰硕,文化市场管理加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市科技馆、图书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竞技体育水平始终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群众体育社会化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逐步健全,肥西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功。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质量不断提高。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实现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有效,人防、外事、侨务、对台、地震、气象、统计、档案、保密、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老龄、残疾人等事业迈上新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8%和10.2%;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增长0.7%。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住房、汽车等高档消费需求迅速扩大,文化、休闲、旅游等消费成为时尚。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分别比2000年增加3.8和4.6平方米。城乡劳动力就业领域得到拓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幅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受到国务院表彰。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困难群体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在全省率先建立“土地换保障”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农村贫困人口由7.4万人减少到3.7万人,低收入人口由16.5万人减少到4.55万人。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统筹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大大增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建立健全定期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和政协议政会制度,充分尊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5年累计办结人大代表议案32件、建议897件,办理政协委员建议案6件、提案1816件。完善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重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政务公开、企务公开、村务公开,成功进行了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社居委调整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市长热线电话制度、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市长接待日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开通市长电子信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不断增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分4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22项,合并下放审批191项。积极贯彻《行政许可法》,取消行政许可事项33项。完成“四五”普法教育各项任务。开展“平安合肥”创建活动,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政风评议和行风评议制度,综合运用审计、监察等监督手段,促进政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2005年是“十五”最后一年,我们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6亿元,增长16.9%;实现财政收入130.88亿元,增长2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64亿元,增长28.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684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3207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5.3亿元,增长3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4亿元,增长15.1%。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效益同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43亿元,工业增加值263.7亿元,增长23.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7,提高近40个百分点。8大重点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78.2%。城郊型农业快速发展。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瓜菜果种植面积迅速扩展,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到50个。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职责明确、运转灵活、工作有效的动物防疫体系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效地防范了禽流感,养殖业规模继续扩大、效益持续增长,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督查组充分肯定。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提升,新增省级龙头企业7个,超亿元企业达到10家。成功举办了第3届中国·合肥苗木交易大会。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8亿元,增长1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5.8亿元,增长22.5%。

  (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重组取得新进展。荣事达与美的集团、美菱股份与长虹电子实行强强联合,合铝集团、芳草日化和神马电工等一批企业实现重组。合钢、氯碱、四方集团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积极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接管理企业脱钩改制工作步伐加快。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开始启动。大力推进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全年实现交易额突破20亿元。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年入库土地出让金近15亿元。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乡镇清财工作全面完成。强化目标责任制,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1户,合同利用外资3.45亿美元,增长29.7%;实际利用外资4.07亿美元,增长28.7%。引进境内资金172亿元,增长40.7%。3大开发区和县区工业园区共引进项目54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天威保变工业园、生命科技园、宝业住宅产业化基地、伊利乳业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完成海关进出口总额41.8亿美元,增长19.2%,其中出口总额27.94亿美元,增长27.6%。市属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7.85亿美元,增长35.5%,其中出口11.79亿美元,增长60.3%。完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2.41亿美元,增长114%。

  (三)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合六、合淮阜高速公路建设及二环路改造按计划推进。芜湖路、飞龙路、铜陵路桥等工程竣工。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公交等公用设施建设顺利推进。蔡田铺污水处理厂和二里河上游综合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环城水系中水回用基本实现全线贯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深入,“创模”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环城公园和芜湖路灯饰亮化工程竣工。推进防洪保安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了瓦埠湖蓄洪区一、二期工程和丰乐河18公里河段整治。新开工农村公路国债及通达项目16个,“村村通混凝土路工程”开始实施。城区改造小街巷106条,新增园林绿地213块,新建改建公厕37座,整治脏破建筑233幢。园林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三园”改造升级工程,三国遗址公园建设进展较快,包公园、徽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0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60万平方米。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肥东县撮镇镇跻身全国首批发展改革试点镇。

  (四)科技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启动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出台并实施《试点市工作方案》,示范区已有7个项目开工建设。成功举办第5届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暨中国专利20年成果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总产值、技工贸总收入分别增长31%、30%。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组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项目。“1124”信息化工程加快推进,建成全市统一电子政务专网,联合审批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70多项电子政务项目顺利推进,农业信息网不断完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升学率保持较高水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普职比趋于合理。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成功举办第16届国际美术大会。专业文艺创作精彩纷呈,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长江剧院重建、城隍庙修复、李府东扩工程竣工,赖少其艺术馆建成开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有所突破和创新。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取得新成绩。动工兴建市体育中心、广电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市疾病控制中心等一批卫生建设项目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推进,肥东和长丰县列入国家和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双拥“工作整体水平继续提高。国防教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有效。人防工程建设面积大幅度提高,市级人防指挥所工程投入使用,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称号。《合肥市志》续修工作进展顺利。防震减灾工作得到加强。

  (五)文明创建扎实开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炼和倡导“城市精神”,公民道德教育、诚信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加强。实行任务分解和“双月推进计划”,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全省考评中名列第一。开展声势浩大的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000多万平方米,赢得了全市人民的积极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通过“大拆违”,拓展了发展空间,改善了城市形象,锻炼了干部队伍,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度。结合“大拆违”,深入开展城市出入口、农贸市场等专项整治,重点区域的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市、区、街道3级环卫督查网络初步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向城郊结合部、居民小区内部延伸。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生活垃圾转运站22座。

  (六)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4.4%。大力拓展“组织起来就业”新模式,通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建立“百帮“创业基地、托底安置“4050”人员等多种措施,解决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调整完善社保政策,激发了各类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全市社会保险5项险种参保人数较上年末增加25万人,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参保人数超过历年总和。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全部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所(站),“退管”服务率达80%。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实行“分类施保”。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困难群体大排查,实施教育、医疗、住房等多项救助措施,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组织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加大重点贫困村的脱贫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加大消防、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力度,连续3

  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城市”,并获得首届“长安杯”。以贯彻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为契机,依法整顿和规范信访秩序,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有力化解了社会矛盾,密切了干群关系,全市信访稳定形势明显好转。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全面加强城乡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制假售假、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强化文化市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回顾过去5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肥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合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十五”取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城市建设管理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业总量仍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对外开放领域不宽、层次不高,招商引资总量不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部分群众生活存在困难;政府效能建设、投资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十一五”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思路

  “十一五”时期既是十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不可忽视的“矛盾凸显期”。从发展机遇看,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在新一轮上升周期,国家积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在发展政策、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向中部地区倾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和打造省会经济圈,对合肥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将更加有利于借助创新的动力发挥后发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市已经基本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全市上下奋力崛起、勇当先锋的氛围日渐浓厚,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面临挑战看,国际竞争、国内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压力加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相互交织,形成更加复杂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抢抓一切发展机遇,主动应对各种挑战,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奋力实现超常规发展。

  “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升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力争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1.5%;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经过5年奋斗,把我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