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新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00:58 杭州日报

  连续好几年了,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农村题材”的,今年更不例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总体要求和重大部署。如今,全国“两会”紧锣密鼓,“农村题材”,想必是重中之重。近日又传来消息,义务教育法的修订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首次提请审议。其中涉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源配置、学校安全、教育收费等方面的内容,其作用与影响,对农村要比城市大很多。

  新农村建设,既是民心工程,又是系统工程,千头万绪。搞建设,上头,从中央到省市,肯定会加大投入,也就是说,有款项下来,有钱下来。财政部目前安排好的支持“三农”的资金,是3226亿,据估计,加上相关配套资金,今年的总数会突破4000个亿。纵向比的话,会是前年的两倍。

  有钱当然就好办事了。办什么呢?撇开专款专用这个“物理”来说说“情理”,看得见、摸得着,效果立竿见影的,大概非“新村镇建设”这一项莫属了,它既改善自身居住环境,又让大家有目共睹。据新华社记者在各地的调查,发现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对此“更热衷,甚至贪功冒进。这使得支农资金的效益大打折扣。”

  说热衷,容易理解;说“贪功冒进”,是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动起来了;而“大打折扣”,则是在建设过程中,容易违背建设新农村的初衷,变相地把支农资金“转化”成建设基金。最后呢,歪嘴和尚一念经,好端端的“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简化成为“新村建设”,而且是成了负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前不久媒体披露的某农村建农民别墅欠下银行贷款还不出的事情,就是一个注脚。

  所以,回头去领会今年的“一号文件”,有一句话,特别有分量、有意味:“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说破了就是以人为本,为农民在增产增收、卫生医疗保健、子女义务教育等几大之处急农民所急。而在制度创新上,对目前的投资体制,肯定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调整。国家发改委的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所建言的是:“一是要改进资源配置方式、途径———将权力配置变为按法律配置;二是改变资源使用管理方式———由官权管理转变为民权管理;三是要改变资源配置形式,由专项配置为主改变为常规配置为主。”

  (本报评论员戎国彭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