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棵草莓”种出满园春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1:50 扬子晚报

  连云港市新沭河南岸的黄川镇号称“中国草莓第一镇”,全国劳模、新沭村党总支书记谢春光,正是打响这个品牌、造福一方百姓的领军人物。

  “能为乡亲们做点实在的事,我心里乐意”

  新沭村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种草莓,但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一直是望天收
,产量低、效益差。1979年,谢春光高中毕业回到村里,从生产队长、村会计干到村支书,十几年一直没放弃钻研种草莓。

  不知多少回背着煎饼到南京省农科院、北京草莓研究所向专家讨教,做的笔记就有厚厚8大本,不知在大棚里流了多少汗水,也不知试了多少个草莓品种。1992年,谢春光在全县第一个搞草莓日光大棚栽培成功,半亩地收入4000多元;第二年建起两栋日光温室,收入超万元。村里70多岁的老农孙咸福逢人就说:“活到这把年纪,没见过种一亩草莓一年就变成个万元户,谢春光这个小伙子真行!”

  多年辛苦钻研的成果,谢春光拿出来无偿与乡亲们共享。先是新沭村家家建起草莓温室,赢得了“江苏草莓第一村”的美誉;接着是四邻的桃李、家和、前元等16个村纷纷仿效,逐渐形成了以新沭村为中心的1.6万亩草莓规模经济带。如今,种一亩草莓能保证上万元的收入,亩均效益是种庄稼的10倍以上。小小一棵草莓,造福1万多乡亲,黄川种草莓的农民都乐开了怀。谢春光欣慰地说:“我是党员,能为乡亲们做点实在的事,我心里乐意。”

  “市场就在田头,俺村的草莓一个也剩不下”

  草莓不耐保存,卖的就是一个新鲜。为了卖草莓,谢春光“摇身一变”,从地头走向市场,带头做起党员经纪人,接着又带头搞起了草莓合作社,并被大家推选为草莓合作社的理事长。

  2001年,他们注册了“黄川”牌草莓商标,还上了互联网。多方努力,在新沭村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搞起了全省最大的草莓田头批发市场。黄川草莓终于形成了气候,被外贸公司收购出国的不算,国内最远卖到了黑龙江。

  种草莓不同于别的,从12月中旬一直采摘到次年的5月底,是个细水长流的活计。新沭村李大仁老汉今年55岁,三年前得了脑血栓,至今说话走路都不利落。但他和老伴守着一栋草莓温室,只需管理、采摘,果实自然有人到大棚里来过秤。就凭这样的劳动力,天天能见到几十元的现钱;温室占地7分,一季少说也能净收入6000元。

  “让大家伙都有事做、都能富起来,是我做村支书的责任”

  近几年,草莓苗低温处理、土壤消毒、深井水灌溉、蜜蜂授粉,一样样新技术,谢春光不知费了多少心血,但总是让大家无偿受益。他到各地跑市场,除了镇里贴点钱,别的都是自己掏盘缠。村里不管谁家草莓有了病害,他就撂下正在吃饭的碗立马赶到。草莓得的是什么病、应该用什么药、到哪里买,他讲得不厌其烦。

  建个草莓温室,第一年要投入四五千元,村民朱孔建没这个经济能力,谢春光主动送来了5000元,帮他建起了草莓温室。大约有30户贫困家庭,在谢春光的直接帮扶下,靠种草莓甩掉了“穷帽子”。

  新沭村人搞六七栋草莓温室,年收入三四万元的,不少。至今谢春光在村里只能算中等收入。

  “农村党支部书记,有忙不完的事。”谢春光说。村里的工作、群众的事情千头万绪;草莓品种更新、工艺改进都没有止境;如今的草莓批发市场就在马路上,他还想建个有吃有住的专业市场。对于自己没富起来,他很坦然:“让大家伙都有事做、都能富起来,是我做村支书的责任。”程长春 刘成文2006-02-27 07:50:5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