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羲之《丧乱帖》首次省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2:12 新闻晚报

  亚洲两大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书法至宝———日本与中国”大展日前在东京落幕,18万人次参观轰动了日本,现在,上博工作人员已经赴日,将把100多件展品护送到上海,3月13日起,该大展将移师上博举行。

  日本展完迎回上海

  这次大展云集了中日古代书法名作,日本方面集中了多个重要收藏机构的藏品,包括王羲之《丧乱帖》、宋拓《石鼓文》、《泰山石刻》等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古代书法珍品以及一批日本国宝级书法珍品。上博方面则提供了馆藏的晋唐宋元书法经典怀素《苦笋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宋拓《淳化阁帖》等,其中不少是首次出国参展。

  大展在日本举行了36天,平均每天参观者超过5000人,博物馆门口每天排长队,日本观众充分领略了汉字的历史和书写之美。日前,上博工作人员赶赴日本,为大展移师上海作准备,因为每一件作品都是历史珍藏,堪称无价之宝,所以文物交接点和跨海运送工作都十分谨慎,上博方面对细节问题也都讳莫如深。

  《丧乱帖》边哭边写

  本次大展的最大亮点集中在王羲之《丧乱帖》上。据了解,该帖早在唐代就传入日本,文物界倾向于认为是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的,现由日本皇宫收藏。

  《丧乱帖》反映了王羲之痛苦不安的情绪,这是一封他给友人的书信,书信反映了王羲之对北方故乡的祖坟被破坏的愤怒和悲伤。全帖共8行,在“羲之顿首”之后,有“丧乱之极”四个字,帖中还有“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等言。全帖由行书而至草书,时行时草,纸末行笔更为急速,像短跑冲刺一般。可以想见王羲之书写时啜泣难止、极度悲痛之情。

  惟一最有可能的真迹

  如果说写《兰亭序》时王羲之心情轻松愉快,书体流畅而浑然,那么写《丧乱帖》时的王羲之字迹潦草,时有滞顿,满是悲愤与郁闷之情,让人领略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达这一艺术法则。原上博副馆长汪庆正生前曾说,王羲之的字,唐代时还有3000多幅,如今仅存世20多幅,而且几乎都被证明是后人摹本,因为都能看到勾描填墨的痕迹,但《丧乱帖》最有晋时的笔风古意,又因世人绝少得见原件而真摹难辨。如果书圣尚有一幅真迹存世,也许就是这幅《丧乱帖》。

  学者韩玉涛认为,帖的本身就是一篇优秀杂文,字势雄强,是王羲之的真面目,而且《丧乱帖》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表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过程。因此,它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远胜于《兰亭序》。

  据悉,《丧乱帖》流传在日本1300多年,但中国人了解该帖却只有百余年,这是该帖1300多年来首次回国省亲。

  上博一号书法珍品露面

  还有一件与《丧乱帖》可以相提并论的书法瑰宝也出现在本次大展上,那就是上博珍藏的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虽然该帖仅有15个字,但是自古以来就流传有绪,被认为是王献之的真迹,堪称上博的镇馆之宝。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幼年即随父刻苦练字,在父亲的盛名笼罩之下照样练就独特的书体,与其父并称“二王”。作者:□晚报记者 詹皓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