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致敬,80年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7:15 《新世纪》周刊

  我相信这是那个特定年代一定会发生的一次爆发,即使不是长漂,也是其他的某一事件。”曾参与长漂报道的《四川日报》记者,今日已是《文摘周报》总编辑的赵坚说,“那个时候,已经有太多的迹象表明,那么多的人渴望通过某种方式,表现自己的自我一面。”

  在尧茂书以前,中国已经有好几个著名的探险,其中一个是《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按照历史的进程从1984年开始重走了一遍红军长征路,另一位是有“中国河王”之称的杨联
康徒步走遍中国五大水系。

  但这些,都远远不如长漂那样轰轰烈烈,动人心魄。

  “虽然我的个人财富都是在90年代后积累起来的,但是我却觉得,在我的人生中,80年代是最感觉幸福的年代。那时候整个人,整个社会都有一种充满希望和蓬勃向上的气息。”李大放说。

  80年代是中国社会巨变、转折的开始,但人们是不可能经过先期培训来迎接变化,整个国民表现了自己准备的不足,整个国家也表现了对巨变预期的不一致,几乎所有的预言在最后和事实比较时都显得保守落伍。因此,用二三年后的眼光去评判二三年前的事件,在中国来说是不公平的。长漂后若干年,批判者仍然乐意用一种“发展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犀利地将长漂批驳得一无是处。但有一种东西,是无法批判和否认的,那就是那个年代所具有的气质:纯真。

  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的内心深处,曾有这样一次被激发的思想爆发。在一个被单位、户口、各种票据所统管的年代,尧茂书的壮举一下子碰撞开了许多人的思想,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他们可以有更大的野心。在长漂中,一个乡村小学的校长带领他的孩子们走了几十里山路,特地等长漂队伍通过,并告诉这些孩子,将来要向这些勇者学习,走到更远的地方去。

  没有人能够统计出长漂对多少中国人的人生选择起到作用。但一想到这个校长的例子,许多参与者都认为,他们的漂流有意义,而经过漂流的他们,在人生选择和意志力上更加成熟。五年,十年以后,他们自己开始肯定那段历史。

  在一个巨变的社会形态之下,要向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描述当初的想法和情形是困难的,科漂队员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向他们的孩子讲述自己20年前这段经历。“嘿嘿,我儿子知道,他挺佩服我这个老爸的。”何平幸福地说。而李大放,则很犹豫,他不知道怎么向还在上小学,在富裕的物质与快餐文化中长大的女儿讲述这段老爸的光荣往事。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