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漂下的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7:16 《新世纪》周刊

  “十年以后,我开始敢肯定自己年轻时候的作为,并相信这个事件本身的历史价值”

  大约两三年后,当社会上开始批判长

  漂时,我也开始不由得反思和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有意义。”杨欣说。

  境遇两重天

  长漂后整整一年,长漂队员都沉浸在鲜花与掌声中,人们称他们为“长漂勇士”,到处都有人邀请他们去作报告,演 讲,侯惠仁又成了演讲团的领队。请功,受奖,死难者被授予烈士称号,各种报告文学层出不穷,长漂被总结为长漂精神。

  这样的礼遇和高度,让这些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感到欣喜和不安。“长漂对我的人生起了一次整体的提升,那时候 我甚至因为提升得太快而惶惑反思。”杨欣说。

  还没有从掌声中苏醒过来,黄漂悲剧便发生了。1987年的“黄漂”中,北京青年黄河漂流探险科学考察队、河南 黄河漂流探险队、

马鞍山爱我中华黄河漂流考察队仍然没有走出“长漂误区”,有7名队员遇难。当河南队雷建生、郎保洛、 朱红军、张宁生遇难拉加峡后,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加强江河漂流活动管理的通知》,青海省政府则明确提出“对群众自 发组织的漂流探险考察活动,不提倡,不支持,不接待”。

  以此为界限,舆论对漂流开始由一边倒的喝彩变为一边倒的喝倒彩。随后便是那著名的《河殇》中对黄河漂流进行的 批判:像这样即使漂过,又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也许冯春能回答,1987年,他在对黄河沿线进行考察后,拒绝了黄漂队的邀请,因为他认为“漂流不是 蛮干。”冯春回到攀钢,继续折腾他的漂流事业,并一路被提拔为攀钢保卫处长。在漂流备受批评的那些岁月,他仍然以教人 漂流为乐趣,并逐步走向职业漂流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漂流距离最长的人之一。1998年,他组织和参与了雅鲁藏布江漂流 ,成为中国漂流事业复苏的一大事件,他的足迹曾踏向中国国内的许多大川,2002年又去漂了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这 让人想起《河殇》中的预言:当有一天中国人以玩的心态去国外漂流,就能真正感受到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

  人生新起点

  “长漂过后,我们都成了受益者。”李大放说。长漂让他得到的第一个受益,就是如愿以偿地换了工作,而且机会是 送上门的,四川团省委将他和何平借调至下属的青旅开发探险旅游,现在他是这家旅行社的海外部经理。

  长漂队员之中,好几个开始经商了,而向来以胆大而著称的何平于1991年从这里辞职赴海南,在海南的地产热中 扑腾了一把,逐步成为一家地产公司的合伙人。在海南地产呈现出疲软之势时,又杀回成都,他成了朋友圈中公认的有钱人, “过去在水里漂,现在在社会上漂,都是漂,关键在于你的意志力,只要意志坚强,没有过不去的险滩。”何平说。

  “以后几年我结婚生子,想做但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再次去长江源头拍摄,在那里听说了可可西里和索南达杰的故 事,像长漂一样,可可西里给了我第二次机会。”杨欣说。

  在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青藏公路旁,有一座以“环保卫士”索南达杰的名字命名的自然保护站。这是杨欣于199 7年靠义卖自己的图书筹款修建起来的,这是中国民间的第一个自然保护站。同时,杨欣注册成立环保NGO组织“绿色江河 。”

  生活比较另类的是杨勇,这个在主漂队员中惟一具备专业素养可称为专家的人被称为“散仙”,他的兴趣广泛,不仅 投身环保,还兼职了好几个不拿钱的公职,同时还为一些公司提供旅游投资咨询。杨勇对探险兴趣一直不减,冯春组织的雅漂 、科漂他均参与。

  长漂几乎给了每一个参与者机会,不仅主漂队员如此,当年参加的武警参谋余成,在长漂后提升迅速,现在是某武警 指挥学校校长。当年以超人的能力让所有人折服的警花吉胡阿莎,在长漂结束后先去北京念大学,后来又出国,出版自己以长 漂为主题的自传,成为凤凰卫视欧洲台的记者,电视制片人,并组成跨国婚姻。第一个发掘尧茂书事迹的《四川日报》记者戴 善奎,今天是该报首席记者,而和他一起报道长漂的同事赵坚,现任《文摘周报》总编辑。

  “我觉得人生中决定你命运的,首先是机遇,然后是学识,最终决定你的发展的是人格。”杨欣对他自己的20年作 了一个总结。

  人到中年,除了像杨勇和冯春那样发展成“探险家”的上瘾者,其他人均已闭口不提漂流。老朋友们现在还维持着松 散的联络,由于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每次联络的关键词就只剩下两个:“探险”和“环保”,随着年龄增加,探险正渐渐变 成“休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