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平价医院调查:药品平价医费限价是生存之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1:1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近两年,民营医院扯起“平价”大旗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值得人们关注的是,民营平价医院的命运如何?记者近期对江西南昌市的两家平价医院进行了一番追踪,同是经营了两年的时间,但结果却是“一死一生”。 南昌的老百姓恐怕不会忘记,2003年的春天,南昌市洪民医院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挂牌营业。作为一家民营医院,它给自己的定位是“让普通百姓都看得起病的平价医
同年,另一家民营医院———江西广济医院也在一片欢呼声中开业了。当时广济医院的门口被南昌市民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些人不是媒体记者也不是病人,而是等待医院发放医疗帮扶卡的老百姓。医院同样也以“平价”为旗号,做出上千种药品价格比国有大医院低50%的承诺。 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两家平价医院的命运截然不同:洪民医院已是冷冷清清地收场,最终销声匿迹。广济医院却保持平稳经营发展态势,至今仍然屹立不倒。 日前,记者再次走进了江西广济医院,探寻这家民营平价医院的发展之路。 记者采访了几位在广济医院就诊的病人,他们告诉记者:选择民营医院就是因为他们的医药费用价格便宜,服务态度也要好一点。 江西广济医院的史希杰院长告诉记者:办民营平价医院困难不少。它不同于国有医院,不享受国家的财政拨款,也没有任何的优惠待遇和补贴,像其他营利机构一样要交税;由于缺少高级医护人员和专家坐诊,很可能争取不到更多的病人。更关键的是,百姓对民营医院的信任度大大低于公立医院。 许多老百姓反映,南昌市几家已倒闭的平价医院虽然打着平价的旗号,收费却一点不比公立医院少,加上病房是租赁的,设备是淘汰的,医疗水准比较低,广告虚夸成分多,病人一进门就被“宰”。还有的平价医院为了招揽病人,在广告宣传方面投入过大,高额的广告费用使医院不堪重负,利润远远不够支付花销。再加上医院的经营管理存在漏洞,最终被市场淘汰。 那么,广济医院的制胜“法宝”是什么?史希杰院长说,医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路”:走平价之路,实行药品平价+治疗费限价。为了把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医院在药品的采购上采取直接从厂家拿药的方式,省去中间的许多采购环节。甚至核算出药品的成本价加上给厂家的合理利润,与厂家讨价还价。医院还实行上千种治疗药品价格一律向平价药店看齐,比公立医院的价格平均低50%。这种做法导致医院附近一带的私人诊所都降低了药品价格。不仅如此,他们还对16个单病种实行限价治疗,其收费额度比大医院低三分之一。 不少人都提出疑问,平价医院这么少的利润怎么维持生存?其实,办法只有一个:开源节流,降低人力资本。在财政管理上,医院要求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钱是股东的,人人有份,人人监督。杜绝铺张浪费,贪大求洋。以前水电以及其他浪费无人问津,现在是“斤斤计较”,人见人管。其次,在人员配备方面严格依岗定员,许多院领导都是一岗多能,大大降低了人力运行资本,岗位上的身兼数职使办事效率也成倍提高。目前院行政人员占医院总人数的比率仅为12%。 延伸阅读 改制给广济医院带来光明 江西广济医院的前身,是江西建工集团的福利性职工医院,一直靠建工集团的拨款扶持。进入20世纪90年代,医院设备老化陈旧,医生行医技术水平低下,没有病人上门看病。省建工集团和医院职工都对医院的前景不抱有希望。 医院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把医院卖给别人,但医院的职工只能留三分之一,其他的都要下岗;二是让医院的员工把医院买下来,然后对员工实行身份置换。 在背水一战的紧迫形势下,医院决定彻底改制,用协议转让的方式购买医院产权,职工以入股方式买断医院国有资产同时自行解除职工国有身份。2003年在江西省政府及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省建工医院顺利实现了股份制改造,从此,全省第一家民营股份制医院诞生。 医院的改制,职工身份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原来的国家职工大都持有医院的股份,成为股东,全院职工实现了资本和劳动的双重联合。职工对待事业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大家想的是如何多干、干好。如果干不好,尽管你是股东,也会被医院解雇。 然而,改制后的广济医院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绝非易事。大家意识到,要想把医院长远地办下去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主动与市场接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面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广济医院最终决定走“平价医院”之路。(赵翔朱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