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78元买支药72元遭冤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6: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78元买支药72元遭冤枉
患者看病贵,虚高药价是怎么来的?一药业销售经理张先生对记者说:“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要经过纷繁复杂的中间环节,而每个环节都有利益牵扯。于是,一种进价仅6元的抗生素药,卖到患者手中价格就变成了78元!”张先生,36岁,成都一家药业公司的销售经理,他承担的主要工作和其他药业公司经理一样:率领药业代表“攻克”医院,将公司代理的药品“打进临床一线”,同时争取进入各大药房。

  A

  层层逐利成本6元卖到78元

  张先生告诉记者,一种药品自生产厂家经药品销售公司进入医院、药房,最后到达患者手中,这一流程看似十分简单,却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做,而他们所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打通各环节,将药品铺进医院和药房,一种原本普通的药品,经历各个关系环节后,最终有了“昂贵身价”。

  张先生向记者列举了两种药品进入医院前后的价格变化:A药品是用于临床的高档抗生素药,形态为冻干粉针,每支0.25克,该药的招标挂网价格为39.65元,销售给患者的价格在46元左右,事实上这种药进价仅为9元钱。该药品价格在成本价上翻了数倍,这中间很大一笔就是包含业务员“临床工作费”。其中,推销的每支要给业务员的提成是2元钱左右,给医生的回扣是14.5元。加上药厂和销售商的管理开支和利润,医院从中赚取的利润,药价就疯涨到46元了。B药品的价格更离谱!这种药40毫克装,也是广泛用于临床的一种抗生素药。其挂网招标价是每支65元,零售价是78元,进价却只有6元钱。

  B

  药品进场“3块金砖”敲开医院门

  刘××,38岁,外地一家药业企业成都办事处业务员。他向本报揭秘说,在药企和医院看似互利的交易中,其实医院还是老大,但这些老大很少有能抵挡药商甩出的“3块金砖”:入院门槛费、临床辛苦费、感情维系费。刘说:“这是药品进医院并能热销的必要保证。”

  他说,医药代表打进医院,一般是先找到科室的主任,向他介绍自己的药品情况,然后向药剂科提出购买要求。药剂科批准后,就可以进货了。其间,医药代表为了与各个环节的人搞好关系,要请人吃饭、打球、送礼,有时还要赞助一些学术活动,这些都会纳入“入院门槛费”。因药品不同、医院等级不同,“入院门槛费”标准也不一样,四五千、上万元,都是很正常的。进入医院“门槛”后,还需要医生多开公司的药。公司专门列了“临床费”一项,规定了每开一单位药品,要给医生多少钱。这中间包括给具体操作医生的提成,内行话说是“辛苦费”。这是专门针对处方医生和临床各科室医生准备的。而“感情维护费”就是用来平时与医生吃饭、娱乐、赞助等,这项费用比较灵活,医药代表可以自己安排。

  C

  明里招标暗地送钱送礼给回扣

  据一家药厂负责人透露,一种新药从挂网招标环节开始就需要买通各种关系,否则根本进不了医院。药厂和销售商高层主要负责联系医院领导层,而业务员则主盯临床医生和各科室负责人。

  在搞定药品流通环节时,吃请消费已经过时,现在较通用的是“高层送钱送礼外出旅游,医生主要给药品回扣”。据他介绍,一些药厂销售商,每年都会邀请各医院有关人员外出旅行和度假,开销一般是每人上万元。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终归要由患者来付。

  作为对口联系医生的医药代表,他们主要负责为医院供货,并与医生结算回扣,哪个医生开了多少药品,需要给多少回扣,都记录在案,一般每月结算一次。由于利益驱使,一些医生难免会虚报开具药品的数量,以获取更多回扣。为此,医药代表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买通药房相关人员,就是业界所称的“统方人”。医生虚报数量过不了这关。

  D

  监管尴尬制度挡不住“潜规则”

  从2000年起,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推出了重大改革措施:药品招标。其目的在规范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遏制药价“虚高”。这一“阳光工程”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扬。但从记者的采访看,这一“阳光工程”正在遭受“潜规则”的冲击。

  在一家药品招标公司做了多年业务员的廖××说,药品招标是进入医院的首要环节,为此,一些药品企业每年都会参加近百个招标会,此项活动开支巨大。由于全国各地的药品招标形式五花八门,招标手续繁琐,多数企业需要成立专门机构、抽调专门人员应付。

  2003年,在省外某城市举行的一次招标会上,参评企业就遇到了巧立名目收费的情况。投标企业预交数万元的保证金后,还要交纳风险金、管理费、入围费、专家评审费、药品质量检验费、会务费、场租费等。投标企业抠着头皮缴清所有的费用,在药品中标后,自然会把这笔费用通过提高药价转嫁到患者身上。

  廖先生说,药品中标后,接下来还要进行更重要的“业务公关”。因为医院能够采购多少药品、价格如何,都会跟医药企业所做的工作有关联。哪家企业给的折扣、赞助费多,医院就多进哪家的货。更有甚者,有的医院以中标价拿到药后,却不严格按照15%或20%的加价率销售,而是以高出中标价数倍、十多倍的价格销售,导致“药品降价”打了折扣。记者杨炯宋永坤实习生李佳丽袁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