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栖霞区70%农村劳动力变成“蓝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7:58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到去年,栖霞区的6万多名农村劳动力中,已有70%变成了产业工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80元,其中,农民务工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76.75%。这组数字的背后,是栖霞区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富裕农民理念的实践。

  八卦洲农民5年存款两亿元

  栖霞区农村劳动力,三分之一在八卦洲街道。据八卦洲街道信贷社有关负责人透露,去年,这里的存款达到2.6亿元,比5年前增加了接近两亿元。“外头的人不会到洲上存钱,全是八卦洲农民的积蓄。”据他分析,八卦洲农民一年所得,芦蒿野菜占到三分之一,其他大部分都是务工收入。

  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八卦洲输出的农村劳动力近万人,仅劳务收入1年就达1亿元。

  靠种田,富不了农民。对此,尚春木业副总经理丁以长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自己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八卦洲农民,“刚到企业,也是从最基本的工种开始,收入越来越高,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而今,该企业吸纳了200多名本土农民就业,一年人均收入大约万元。

  每年区里拿出百万元培训农民

  在栖霞区,像丁以长一样从农民成为技术骨干的人不在少数。每天一早,八卦洲上南洲线公交总站总是黑压压的一片,都是往市区等地打工的人。不仅如此,八卦洲还有30多支劳务队伍已“开”到上海、苏州、深圳等多个城市,业务涵盖了安装、物流、电子等数十个行业。而龙潭、栖霞等街道的农民很多就近在落户街道工业园的企业里打工。

  “过去,就业技能低一直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瓶颈。”栖霞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唐永庆说,区政府为此每年都要提供100万元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仅去年,全区就有近7500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此外,全区还投入40万元资金,为67个行政村挂牌设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服务站,并全部配备计算机。“现在回过头看,务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便是对这些培训的最好回报。”

  “三区对接”中实现农民本土就业

  翻开去年的就业档案,记者发现,栖霞区劳动力很多都在所在街道工业园中就业,不少还进入新港开发区LG同创、夏普等多家企业。农民不少就业的机会都来自于“对接”。

  所谓“对接就业”,唐永庆介绍,新港开发区内产业集聚,栖霞区街道工业园区内的诸多下游企业为之配套,再加上仙林大学城大专院校提供的培训机会,“三区联动”发展给农民实现本土就业提供了更多岗位。据介绍,栖霞区9个街道劳动所工作人员及分管领导分别对接新港开发区142家企业,他们经常深入企业采集空岗信息,去年一年全区2143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对接就业”。“栖霞区的劳务输出正在形成品牌效应。”唐永庆说,很多企业放心用栖霞区的工,这为栖霞区农村劳动力更好地转移打下了基础,栖霞区农民今年增收的前景会更好。

  通讯员张农王勇记者刘远 (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