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流脑”当“感冒”,很危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9:08 解放日报

  2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的陈澍博士,一下子接诊了两位脑膜炎病人。

  三四月份正是流脑高发期,而临床发现,10年是流脑的一个流行周期。今年正是一个周期的第十年。

  陈博士在门诊日记中写道:流脑起病症状和普通的感冒非常像,如果误把“流脑”
当“感冒”,那是很危险的。

   病例

  "感冒"差点夺了命

  一大早,一名青年男子被家人急急地送进医院:神志不清,全身大片瘀斑,已经测不出血压了。

  白发的父母差点哭晕过去:30多岁的儿子,一个星期前不过是得了"感冒"而已,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

  陈博士诊断,该名男子得的是暴发性流脑,是流脑中的一种特别类型,病人除了有流脑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感染性休克、败血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果晚一天送医院,病人就可能性命不保。

  从神经科转到传染科

  一位美术教授突感头疼欲裂,他跑到神经科挂了号。

  例行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神经科医生迅速请陈博士来会诊。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这位教授得的是流脑。对症下药,治疗很顺利。

  陈博士建议,针对高热、头痛、呕吐的病人,医生都要考虑到患流脑的可能,必要时应做腰穿脑脊液检查。这点对非传染科的医生很重要。那位美术教授,他首先想到的是看神经科,而没有想到患流脑的可能。还有很多流脑患者,会以为自己感冒了而去看普通门诊。对此,非传染科的医生稍有疏忽,就可能误诊。

  擅自吃药留病根

  无锡来的刘女士虽然不是陈博士新接诊的病人,但她也是一位流脑患者,在华山医院住院已经很久了。

  56岁的她多年前起病,开始时只是头痛,便自己买止痛药来吃。后来发烧,她又擅自吃了很多抗菌素。然而,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不得已才到上海来求治。

  陈博士介绍说,刘女士得的是部分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多数都是病人自己乱吃药,或者不遵医嘱擅自停药、减药造成的。流脑只要治疗及时,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可一旦发展成部分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就很难根治了。像刘女士这样病情未进一步发展已算是幸运的了。

  释疑

  三四月,流脑高发期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该病有发病急、变化快、危害大的特点。发病季节一般从冬末或春初开始,三四月份达到高峰,5月下旬逐步减少,患者中春季发病的占了全年的60%。

  1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至6岁的儿童最易感染。近年来青壮年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在成人中也有发生。临床实践表明,从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到70多岁的老年人,都可能患流脑。

  流脑发病一般经过3个阶段。早期病菌在鼻咽部繁殖,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

  第二阶段,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循环系统大量繁殖,引发全身症状,高烧、寒战、头疼,皮肤上出现血点、瘀斑,开始时为玫瑰红色,很快变成紫红色,有的只有针尖大小,有的可有指甲大小。和常见过敏性皮疹不同的是,用手指按压后不褪色。同时伴有手脚冰冷,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第三阶段,病菌进入颅脑和脊髓,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出现剧烈头疼、喷射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惊厥、昏迷、休克等一系列神经系统严重症状。婴儿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伴有高热、拒食、烦躁、哭闹不安等。

  流脑主要经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因脑膜炎双球菌在体外生存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极少,一般寄生在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鼻、咽部粘膜内。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喷射出大量带菌的飞沫,污染空气,健康人一旦吸入,在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细菌就会由呼吸道进入血液,而后到达颅内,引起脑膜发生炎症性改变。

  与患者同一房间工作的,或在托儿所内工作的,或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口腔分泌物(比如接吻)的人群,被认为是易感染的高危群体。

  幸运的是,没有哪种细菌引起的脑膜炎有流感或SARS那么强的传染性。一般性接触,或仅仅吸入了脑膜炎患者呼吸过的空气,是不会被传染的。

  提醒

  四种症状可以分辨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见病,冬、春二季发病率也很高。发热、畏寒、头痛、咽痛、流涕、咳嗽是感冒的主要症状。

  而流脑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是发热、头痛、咽痛、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涕、咳嗽等等,很像感冒。因此,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错把流脑当成感冒,延误了治疗。

  密切注意四个症状可判断是流脑还是感冒。一是流脑的头痛要比感冒剧烈;二是流脑有喷射性呕吐现象;三是流脑病人的脖子是僵直的;四是部分流脑病人身上会出现瘀斑。

  如需在上海各大医院预约挂号专家门诊,或查询专家门诊时间,请拨打上海导医热线:(021)962296,或登录上海导医网:www.91120.com 。

  采写/本报记者顾学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