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台当局终止运作“国统会”专题 > 正文

陈水扁宣布“终统”后走上激进台独路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9:22 南方新闻网

  昨天下午,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听取“国安会”报告后,召开记者会宣布终止“国统会”的运作与“国统纲领”的适用,并对台海问题发表七点宣示,正式放弃“四不一没有”表达,挑起了新一轮台海危机。

  所谓“四不一没有”,是陈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总统”就职仪式上,对全世界作出的承诺,内容是:“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
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这句长叙述,被简称为“四不一没有”,也被美国认为台湾方面不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具体定义。而在昨天陈水扁的宣示中,不但“一没有”失效,“国统会”被终止运作,“国统纲领”被终止适用,而且对现状的“四不”论述也被取消,用“新一不”来定义现状:“台湾民主、自由、和平的现状不被片面改变”。

  任何智识正常的人都能明白,从“四不一没有”到“新一不”是多么大的改变,因为这个新的所谓不能片面改变的现状,其实是一个没有底线、随时可以改变的状态,是终端向“台独”开放的单行线。“四不一没有”不是语言游戏,这是自从2000年民进党政府在台湾执政以来台海和平的底线、台海战争的防火墙,也是平衡大陆、台湾和美国关系的基石,是各方公认的“现状”定义。

  因此,美国方面在陈水扁元旦讲话之后,就不断派代表阻止台湾当局“废统”,甚至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点名要求陈水扁遵守“四不一没有”承诺,造成历史上难得见到的台美关系紧张。大陆国台办和中台办也明确表示,如果陈水扁“废统”,就被视为走向法理“台独”的关键一步。在如此高压下,陈水扁还是不顾台海关系紧张、不顾和美国关系破裂的危险,一意孤行撕毁承诺。

  这一动作出乎台湾泛蓝阵营、大陆方面和美国的意料。自从台湾当局1979年1月和美国断交,之后的《与台湾关系法》以及亲密的台美关系,一直是台湾得以和大陆抗衡的政治资源,没有一个台湾政治家敢于拿台美关系开玩笑,甚至今天的美国对台军售,也是为了满足美国的战略平衡目标。如今陈水扁不惜破坏和美国的关系,说明他考虑的东西已经完全和台湾利益无关了。

  这次“终统”,是陈水扁正式走向激进“台独”的一步,在他的心中,台湾经济、台海现状、台美关系,都无所谓了。本来他的任期还有两年,但由于政绩不佳,已经提前跛脚;如今迈向激进“台独”,在卸任之后,还能取代李登辉“台独”教父地位,在台湾政坛继续发挥作用。虽然中美在台海问题上有相当的默契,但面对已经破釜沉舟搞“台独”的陈水扁,美国还是无法为大陆抵挡陈水扁的疯狂:因为对一个横竖不在乎后果的陈水扁,美国已经不可能有什么牌了。最重要的是,美国依然需要台湾平衡和大陆的关系,但美国方面的最终立场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虽然有《反分裂国家法》作为反“台独”的法律底线,但台湾当局现在的“终统”离该法的三个触点(“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还有一些距离。陈水扁正是在这段空间大做文章,试图用不断激化矛盾、逐步让各方适应变化的“脱敏法”,一步步达到最终不可逆转的“台独”目标。这点大陆方面必须警惕,在《反分裂国家法》之外,必须有另外的应对策略。

  更重要的是,陈水扁这样做还有第二个更现实的私人目的。因为“台独”制宪的门槛依然很高,在他的任期内,完成“台独”目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他第二个目的就是希望大陆方面过度反应,在台湾内部煽动对祖国的不满、为自己营造“民族英雄”形象,以挽救民进党2008年大选的败势。目前大陆方面落实各种对台优惠政策,正是把扁、台分开,诉诸台湾理性民众的正确做法。

  陈水扁在政治上本已失势,一无所有的他走出如此极端的步骤,企图一箭三雕。对待如此疯狂的台湾领导人时,大陆方面早已不抱任何幻想,但还得积极从细节上做好应对,不能让他步步为营走向“台独”,也不能反应过度,被台湾民粹利用,从而丧失自胡锦涛总书记和泛蓝三领导人会面以来的大陆对台优势。(

南方都市报

  相关专题:台当局终止运作“国统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