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万元钱成了道德“试金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0:5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本报讯面对1万余元现金的诱惑,两名在校高中生和一名出租车司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这件事在萧县县城迅速传开。它折射出来的不同道德观值得人们思考。

  今年2月13日,萧县龙耘中学高二(3)班学生安阳、盛旺乘出租车上学,上车后发现座位上有一只女式提包。他们好奇地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叠崭新的钞票及存款折、手机电池等物。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两个学生便把提包交给出租车司机刘某,嘱咐他尽快找到
失主。虽然已经把钱托付给了出租车司机,安阳、盛旺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偷偷记下了车牌号。两学生天天留意县电视台的新闻想关注拾到的那笔钱的去向。可是连续五天后依然听不到任何消息。

  随后,细心的安阳便让爸爸到县交警一中队,咨询有无上交巨款提包。在确认无任何人上交巨款后,中队队长汪海通知全队交警,根据这两位学生提供的车牌号码,巡查此出租车,仅用2个小时就将此车查到。交警部门通过政策宣传,车主刘某承认自己的确将钱占为己用,后如数交出了这笔款项。

  经追查,这笔钱是萧县圣泉乡三仙台村民徐玉群夫妇遗失的。当天清晨,夫妇俩将一年打工的辛苦钱11700元装在包里,乘出租车到县城准备存入银行,一时疏忽将提包忘在出租车里,待夫妻俩想起后,出租车早已无影无踪。昨天上午,从宁波返回的徐玉群、袁美兰夫妻高兴地领回了失而复得的钱。

  (文亚 长瑞 本报记者 杨丹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