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个迁安贫困大学生的坚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1:5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李会嫔

  2月28日是藏历大年,李宗宝睡到了八点钟,这是他犒劳自己的方式。起床后,洗漱完他就去饭店上班了,一般饭店里早晨十点钟左右吃饭,然后一直到下午两点半左右,李宗宝的工作是上菜、收拾桌子、擦地。下午再过来收拾完就到了九点多钟,他再回到宿舍休息。这样下来,李宗宝一天可以挣10块钱,一个月可以挣80块钱,这就是他下个月的生活费了

  李宗宝,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预科班学生,唐山迁安市野鸡坨镇张都庄村人,年仅22岁的他肩负着照顾弟弟上学和照料生病母亲的重担,同时还要为自己挣足每个月的生活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成绩仍然优异。记者问他觉得生活苦不苦,他很知足地说:“习惯了也没什么,生活虽说不上好,但天天能吃饱!”现在他就是担心欠学校的4600多元学费不知何时能还上!

  2005年8月份,李宗宝收到河北大学预科班的录取通知书,家里刚刚笼罩了一层喜气,但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击垮了这个家,李宗宝的父亲因为心肌梗塞突然去世了,母亲精神上曾经受过刺激,根本无法肩负家庭的重担,李宗宝一夜之间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当时他还不满21岁。

  办完父亲的后事,李宗宝开始盘算家如何走下去,李宗宝的弟弟李宗林在夏官营镇中学读高中三年级,正是需要钱的时候,父亲在世时种的玉米收了4000多斤,这些玉米可以卖些钱,父亲去世时收的份子钱有几百元,虽然家里还有五六千元的债务,父亲临终时说,这些债务暂时可以不还,但一定要记清楚。这样这些钱也许可以帮他和弟弟度过第一年。

  2005年的9月份,李宗宝身上带着迁安市救济贫困大学生的500元钱来到了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他要在这里完成一年的预科班,然后再到河北大学读本科。3500元的学费和800元的住宿费还有书费共5000多元,他把带来的500元交了,手里只剩下十几块钱,班里一位同学的父母得知李宗宝的情况,给了他150元,就这样,他在大学生活里的第一个月又着落。

  在这个月中,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是在学校门口的一个餐馆里打工,一天给10块钱管吃。从2005年9月份到学校开始,李宗宝一直在这个餐馆里打工,他说:“我每个月生活费八九十块钱就够了。加上学校给补贴的四十多元,足够了!”

  2006年的2月份,李宗宝又带着500块钱上路了。来之前,他把家里的4000多斤玉米卖了,卖了2000块钱,并把家里的5亩地承包出去了,承包者每亩地给他120块钱。李宗宝说:“弟弟上高三,身体需要滋补,我给他留了800块钱,余下的钱还了一些要的急的债。”

  每个周六周日李宗宝都到饭店里打工,余下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时,全班77名同学他得了第1名。李宗宝觉得很满足,惟一让他觉得遗憾的是,班里的一些联欢联谊活动他都去不了。“昨天,藏历大年,同学们举行踢毽子比赛,我要去饭店工作,没参加。”李宗宝说,言语中带着些许失落。从饭店回来赶着上课,上完课后又赶着去饭店,李宗宝的班主任吴老师看着他这样辛苦很难过。吴老师说,他很少参加班里的课外活动。

  记者问他,还能不能坚持下去。他说“肯定是要坚持的,我要争取完成学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