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唐山书法家踏上以艺报恩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2:01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王军 伍任哲

  为感谢30年前在唐山大地震中救助过唐山人民的各地官兵,并宣传30年来唐山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建设成就,唐山市40岁的书法家张信东,在书写邓小平文选》献礼奥运会间隙,今天上午将蹬骑三轮车从唐山出发,准备途经数省用自己的书法技艺答谢恩人子弟兵。

  ■10岁结缘萌生谢恩想法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张信东家中,据张信东介绍,他萌生感谢支援唐山抗震的军人的想法缘自地震当年与军人结下的不解之缘。

  “我小时候就住在是唐山市古冶区老武装部对面,地震的时候我被埋在废墟下。”张信东回忆说,当年地震发生之后,他被前来支援的官兵救了出来,当年初见阳光时看到军人的情形至今难忘。

  “那时我刚10岁,从废墟中出来不久便患上了肠炎。”张信东说,在他的脑海里,当年赶来支援的军人们给了他两次生命:一次是从地震的废墟中救出了他,另一次便是突发肠炎后的精心治疗。

  张信东说,当年患病之后,年仅10岁的他一直高烧不止,随后参加抗震的官兵将他送到了临时搭建的急救帐篷。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张信东的肠炎很快就好了。“虽然我一直不知道这些恩人的姓名,但他们的容貌却始终在我的记忆里。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萌生了将来要感谢子弟兵的想法。”

  ■看望子弟兵引发以艺谢恩

  提起对于军人的感谢,张信东告诉记者,当年受到军人们细心照顾之后,他曾希望自己能够参军,把亲身感触的军民情谊带给别人。

  虽然最终没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张信东却把军人的这段恩情牢记在心。对于此次在抗震30周年"以艺谢恩"的行为,张信东说,"当时救助咱唐山的军人来自全国各地,我想走出唐山到部队里去感谢他们。唐山地震已经过去了30年,那时来过唐山的军人和医护工作者都是50多岁的人了,有的可能就有七八十岁了。"

  对于丈夫"以艺谢恩"的想法,张信东的妻子表示非常支持,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在当年的唐山地震中也曾得到过军人们的帮助,这次丈夫去感谢恩人,她非常理解。

  ■自费沿途谢恩宣传

  昨日下午,张信东和朋友们再次检查了这次感恩出行所骑的三轮车。在三轮车上记者看到,经过改造的车身挂着"《邓小平文选》义务宣传车"、"感恩子弟兵"、"不能忘记"、"以艺报恩"四幅精美的画布。

  "三轮车是2月18日购买的,朋友们用了10天时间帮我进行了改造。"检查着崭新的三轮车,张信东介绍说,他3月1日出发,7月28日返回唐山,近5个月的时间里,他计划前往河北省、北京市、上海市以及辽宁省,沿途进入部队来感谢曾经帮助过唐山的军人们。

  "一切准备妥当,明天就出发了。"张信东指着摆放在地上的工具箱及其关于唐山市的宣传材料说,这次"以艺报恩"的数省之行,在用自己的书法答谢子弟兵的同时,也将宣传唐山30年来的建设成就和抗震精神。此外,他还会把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义卖,将义卖所得全部捐献当地的残疾人事业。

  今日上午,满怀着感恩之情,从唐山市抗震纪念碑前出发,张信东蹬着三轮车踏上了"以艺报恩"的路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