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警惕公权力的“空吸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3:40 舜网-济南时报

  邓清波

  家住国营公爱农场龙潭派出所的副教导员史某,近日在自己的新居里摆了70多桌酒席,宴请了600多人,以庆祝乔迁之喜。前去参加宴席的群众,都纷纷拿出红包献彩礼,多则几百元,少则五十元(2月28日《南国都市报》)。

  记得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对天津和河北的经济辐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空吸”现象,即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甚至在河北省内还存在着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这些地区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

  实际上,“空吸效应”不仅仅存在于经济发展领域,在某些公权力上面也有类似体现,从这位派出所官员大办宴席的事件中,人们就不难看出这样一种公权力的“空吸效应”。

  显然,该派出所官员因掌握了执法权,使得周围的群众不得不对他表示屈从,借他办酒席的机会向他送钱送物,这实质上等于是群众的正当权益遭到了损害,而该官员凭借手中的公权力“吸”走了部分民脂民膏,产生“空吸效应”。

  显然,公权力本应该是用来为群众服务的,它更应该具有“服务效应”而不是“空吸效应”。公权力之所以会产生“空吸效应”,是由于现实生活中,某些公权力受到的监督和约束十分有限,缺乏监督和约束的公权力于是变得任性、暴虐,导致了各种腐败现象的产生。而在公权力持有者变得越来越威风八面的同时,是周围的群众普遍陷入“权利贫困”。

  尽管一个地方的派出所官员违反规定大操大办酒席看上去只是件“小事”,但透过这一现象折射出来的公权力“空吸效应”,却值得人们高度警惕。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这种公权力“空吸效应”的,显然不只是这一个地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