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乙烯”将给四川带来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4:18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优势项目和优势产业的带动力将是无法估量的;是真金白银,更是投资环境———

  工业强省是四川的战略选择,以乙烯为代表的石化工业正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4年,我国石化工业总产值24811亿元,实现利润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利润
的17.5%,是我国国民经济领域盈利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大型乙烯项目是石化行业的龙头。2003年,全国15家乙烯生产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258亿元,工业增加值506亿元,分别占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总量的9%和8%。

  优势项目和优势产业的带动力量是无法估量的,中石油四川乙烯项目无疑在此之列。据预测,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工业产值1400多亿元。按乙烯项目下游产品60%在四川生产、下游产品30%在四川销售计算,该项目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可为四川实现产值650亿元。

  正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副总经理段文德所说:四川乙烯项目是中石油在西南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石化项目,填补了西南地区石化产业布局的空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首先,该项目将彻底改善西南地区大宗石化产品长期依赖沿海调入和海外进口的局面,极大地降低下游加工业的生产成本和人民群众的消费成本。该项目除年产80万吨乙烯外,还将生产大量化工产品。根据市场调研,四川乙烯大多数产品将首先满足西南地区需求,一部分产品进入华南和华东。

  再者,该项目不仅可以满足本地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周边地区石化产业结构,延伸和拓展现有企业的产品链和发展空间。还可为本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生产资料,为现代建筑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新型建筑材料,不同程度地带动轻工、纺织、汽车、电子、航空等产业发展。“投下去就是GDP的高速提升,围绕这一项目的产业将拉动四川的GDP至少上升1到2个百分点。”有关人士分析。

  据透露,乙烯项目之后,成都方面正规划建设一个庞大的石化基地。成都市石化基地管委会负责人透露,该基地共分三期建设,整个项目将于2020年建成。届时,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产业集群就会在此崛起。

  “带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投资环境。”分析人士指出。外资“西进”的脚步声一阵阵响起,乙烯项目不仅成为工业强省的标志性工程,还能提供发展经济的原料,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奠定良好物质基础,从而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四川的投资环境。

  链接

  乙烯小知识

  乙烯是用途最为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医药、染料、农药、化工新材料和日用化工产品的基本原料。这些化工产品对带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乙烯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乙烯工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有以下主要特点:装置规模大,投资大,连续运行周期长;装备、工艺技术、自动化控制水平高;安全和环保治理技术成熟;产业链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乙烯项目大事记

  ●1988年,四川提出原油入川、建设四川乙烯工程的重大决策。

  ●1991年9月,原国家计委批准四川化工总厂14万吨/年乙烯项目立项。后因诸多原因而未组织实施。

  ●1993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联合向原国家计委上报《关于四川500万吨/年炼油厂项目建议书的函》。1998年1月,国家计委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了该项目建议书。

  ●2003年9月,中石油高层来到四川现场考察,并与省政府就乙烯项目建设签署合作协议。项目筹备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3月,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与中石油总经理陈耕、中石油股份公司总裁蒋洁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就乙烯项目建设进行会谈。双方就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和开展前期建设准备工作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2005年4月,80万吨/年乙烯项目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环评。

  ●2005年5月31日—6月2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组织专家在成都召开四川80万吨/年乙烯项目申请报告评估会。会议认为该项目布局合理,建设是必要的。

  ●2005年5月26日,中石油正式成立四川乙烯项目建设组,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准备工作。

  ●2005年11月28日,四川80万吨/年乙烯项目通过国务院核准。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通知。

  四川乙烯国产化率达到85%

  四川乙烯项目共有12套装置。其中,有4套完全采用国内技术;3套进行国内外技术择优选择,优先选用国内技术;5套选用国外技术,其中乙烯装置只引进工艺包。这将是中石油乙烯引进技术方面第一次自行完成消化国外技术进行工程化设计。

  项目设备国产化率明显提高,总计约3167台套设备,其中引进268台套设备,内外优选225台套。预计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按设备投资计,国产化率可达到60.2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