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鄂州一老人的杨氏“象形书法”外包装获国家专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5:36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特约记者 王斌华 通讯员 罗琼敏 报道:鄂州一古稀老人的书法作品两次走上有“国家名片”之称的邮票,让中国书法插上邮票的翅膀漂洋过海,其“象形书法”外包装还获得国家专利。

  记者昨日见到79岁的杨文峰老人。老人少年时爱画画,后忙于学业和工作一度中断,1983年从一所高中退休后开始重拾少时爱好。杨文峰老人说,没有想到自己在古稀之年,
他和他的书法走上了邮票,远渡重洋展出。杨文峰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自造了一种书画结合的象形书法艺术,他所书写的象形书体,初看是画,但细瞧又是字,狂草之间,画中有书,书中有画。2003年和2005年,他的作品两次走上邮票,今年又喜获国家专利。

  2002年,杨老受邀参加中日书法展,他想到了“和为贵”几个字,如何布局呢?杨老琢磨开了。日文源于汉字,仍有些象形的意味,于是杨老想到把这几个字演化成小鸟和兔子的形象。正是这种独创的象形书法,受到文化部有关专家的青睐。中国邮政向文化部征求“中国文化名人”个性化邮票的候选人,杨老名列其中。

  意外地上了“国家名片”,杨老想到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可是书画作品只有版权,只有产品才能申请专利。他想到将中国瓷器与自己的象形书法相结合,于是就有了一系列“象形书法”外包装的国家专利。

  更让人起敬的是老人的社会责任心。当得知鄂州的一对双胞胎无钱入京参加比赛,他一次拿出5幅作品拍卖义助他们赴京“赶考”。得知一名下岗女工患尿毒症需换肾,他再次拿出5幅作品拍卖。今年他宣布将文峰书画院年收入的5%用于公益事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