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大学生村官不能盲目跟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5:47 中国青年报 | |||||||||
任明超 时下不少地方在招聘“大学生村官”。中央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于人才匮乏、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无疑会带来积极影响。但“大学生村官”计划不能跟风。 “选聘‘大学生村官’本来是件好事,却没想到最后会碰到如此困难。”海南省儋
组织部门与“大学生村官”都说出了心里话,然而,这样的心里话听起来显得异常沉重。海南省儋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始于2000年,最终却让一些“大学生村官”陷入窘境。 因为财政和编制的限制,儋州不愿意对“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做出明确承诺,而前来报考的大学生则没有认真考量政府的政策细节,误解了儋州市的《选聘通知》。 面对不具备条件却要跟风而上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受伤最深的无疑是大学生。地方政府会受到质疑,领导干部会增添几分烦恼,“大学生村官”则可能走向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人生。 “大学生村官”计划需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比如北京能开出第一年平均月工资2000元、第三年3000元的条件。但财力、编制十分紧张的地区,是否施行、如何施行,则应该慎重考虑。一旦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需要制定相应的后续管理措施。这可能需要更高层级的政府才有权决定。邓玉妹曾建议,因财政等条件限制的地区,地方政府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应该开出更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比如报考公务员时加分,而这样的政策只有省里才能出台。按照一位组织部官员的话说就是:总要让这些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有个奔头才行。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的导向性政策,相关规定是灵活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量力而行,慎重对待,认真执行,履行政府的诚信义务和职责。否则,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