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区图书室何去何从(二):经费、场地、管理都是病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5:48 山西晚报

  作为一项社区文化服务,社区图书室这种因地制宜、方便市民看书学习的小型图书馆一出现,着实让居民们高兴了一阵。

  市民刘大爷告诉记者:“原来我们到省图书馆去借书,花的时间比较长,中午饭就吃点儿随身带的面包。现在,社区图书室就在家门口,我想看书的时候出门一拐弯儿就到了,很方便,我们退休以后的文化生活丰富多了。”桃南二社区的尤书记也曾说过,社区图书
室不仅成了离退休人员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受到了青少年的欢迎。一些学生渴望读书,但由于离图书馆远,他们的读书热情难满足,现在书又都挺贵,买太多了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社区有了图书室后,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读书机会和场所。去年暑假,社区就为孩子们开了“阳光五点钟”第二课堂。

  可为什么社区图书室少人问津呢?一位负责社区工作的人员说,社区图书室的发展存在着“募书难”、“更新难”、“管理难”等问题。记者在多个社区了解到,制约社区图书室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第一,经费短缺。相当数量的社区图书室藏书量较少,有的仅有几百册图书,不足10种报刊,有的社区图书室书架等设备简陋。第二,场地狭小。目前社区图书室大多是设在社区居委会之中,只是把居委会办公室腾出一间作为社区图书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对社区图书室的利用。第三,管理人员不固定。第四,管理不专业。社区图书室的管理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造成社区图书室管理的不规范、不标准。第五,开放时间不尽合理。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图书室不能做到天天开放,且双休日基本上不开放。第六,宣传力度不够,影响面小。

  一位社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政府部门将加强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对社区图书室的关注,从社会各界寻求支持,多渠道募集资金,为添置新书求得源头活水。为此,民政部门于2005年开展了援建工作,号召辖区单位与社区共建共助。

  本报记者任志霞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