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陈屋村:“酒饼”成致富“酵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7:3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一颗颗小小的酒饼,使得儋州市东成镇的陈屋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酒饼专业村”,村民也因此而迈上小康之路。

  酒饼是为酿造红薯酒作“酵母” 用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日前,记者来到陈屋村,在村民陈创尧的家里,亲眼目睹了酒饼的制作流程。

  陈创尧先把山姜、小酒饼叶、甜糖叶、香草等用粉碎机粉成粉末状,然后用生水混入俗糖搅拌,混和均匀后,再切成小块,拌入面粉、大米粉等摇晃。一会儿,小块的表面就沾上了面粉,形成酒饼了。陈创尧说,在太阳下晒了以后,酒饼变干爽并充分发酵,就可以卖钱了。

  陈创尧是村委会的干部,制作酒饼就是由他带头发起的。经过几年的带动,现在陈屋村85户人中有近80%参与制作酒饼这一行当,制作酒饼成了村里的一条致富门路。

  陈创尧给记者算了一本细账:一公斤酒饼现在市场价在2.5元左右,他家一年可以生产加工6000多公斤,仅此一项就可以增加1.5万元的收入。

  据统计,该村2005年销出酒饼在10万公斤以上,仅此一项村里就增收约25万元。现在,村民们制作酒饼的积极性更高了。

  陈创尧说,现在,不光儋州市的白马井、新州、中和、洋浦等地的客户来买酒饼,连远在三亚、北海、陆川的客户也来要货,所以产品供不应求,村民们打算购进机械化设备,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他说,一定要让“酒饼专业村”这块金字招牌发出耀眼的光彩。

  由于有了原料,在陈屋村,也有部分村民酿酒销售。记者离开陈屋村时,从村口的另一面,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飘了过来……

  本报记者 孙乐明 通讯员 夏佟

  (本报那大2月28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