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反对教育产业化”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7:58 每日新报

  昨天上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随着我国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力度持续加大,3年来全国已经有794名校长因乱收费被撤职。

  此前一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教育部2006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态:教育部从来都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并援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提出“有违教育公益性原则”等五大观点,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

  两个新闻发布会相隔不过24小时,但教育部这两次表态都指向了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如果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便可以看到一个可喜的迹象,表明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的“切实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正如王晓明在发布会上所说,“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差之千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产业化”就是赚钱和盈利,而教育产业首先应该遵循的是公益性的原则,和养老、医疗保障一样,要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而不是用高额的收费门槛将人拒之门外。从这一点来说,产业化和公益性是互相对立、水火不容的一对冤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激起了一代年轻人勤奋求学、报效祖国的热情;二十年之后,一句“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也让很多贫困山区的家庭看到了摆脱贫穷奔向小康生活的希望。其中,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育是人们学习知识、获取力量、改变命运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我们周围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从小在农村或是林区长大的孩子,在大城市的某所高等学府完成学业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城市里取得了立足之地,工作生活、娶妻生子,甚至在所在的行业、部门、公司里面担当重任,从此改变了自己乃至家人的生活轨迹。这种改变尽管有机遇的因素,但是如果离开了教育,这种命运的时空转化恐怕难以想象。

  因此,教育部三番五次地表态,反对教育产业化绝对是一个值得赞许的举动,这不仅意味着将来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省下一笔费用,同时也意味着贫困学生再也不会因交不起高额学费,而失去和同龄人一起上学的机会。就笔者个人而言,这两种结果都是乐于看到的局面。

  <责任编辑:刘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