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津北辰区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助推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7:59 天津日报

  北辰区委、区政府从2005年起,决定用三年时间,由区财政每年投入引导资金1200万元,在环外94个村每个村建一所村民学校、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村民服务中心、一条文明示范街、一座村街花园,即“五个一”工程。到目前为止,已有53个村率先完成建设任务。北辰区在农村文明村建设方面投入之大是津郊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走在全市涉农区县的前列。

  北辰区文明村“五个一”建设一启动,区委、区政府就明确提出,此项活动是在不
断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惠民之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实践;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改措施之一;是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搭建的平台,打造的亮点。区委、区政府把“五个一”工程建设不但写进了年度工作要点,同时还列入了当年全区改善城乡人民生活10件实事。全区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区文明委全面负责,区文明办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五个一”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了把文明村“五个一”建设打造成阳光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品工程,2005年年初,区文明办对环外94个村的“五个一”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出台了《北辰区文明村“五个一”建设实施意见》。在创建布局上,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以自然村密集地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基本着眼点为津霸线、津京线、杨北线和双口镇、大张庄镇“三线两片”的创建格局,形成“五个一”规模和集聚效应。

  同时,要求各村在“五个一”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向区文明办、建委、规划局申报建设方案,包括“五个一”的选址、建筑规模、房屋结构及造型,内部配套设施及资金预算等等,经过责任部门现场勘察、批准后方可施工,避免了乱占耕地和低水平建设。

  区文明办、区委宣传部、建委、教育局、文化局、市容委、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等11个责任部门,分别负责村民学校、文化活动室、村民服务中心、文明示范街、村街花园的建设、管理、检查、指导、推动、验收和使用全过程,实施全程有效监管,各责任单位抽调专人、专车,坚持风雨无阻,巡回在“五个一”建设现场进行指导服务,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当场进行纠正,严格督导,确保施工质量高标准。

  搞好文明村“五个一”建设,投入是关键。北辰的做法是:首先由区投引导资金3600万元,对500户以上的村,每村投入50万元,500户以下的村每村投入30万元;其次是积极整合资源和力量,将教育、文化、体育、大培训、市容等区、镇年度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统筹安排,都纳入文明村“五个一”建设的年度计划;第三是村镇量力而行,适度匹配资金。同时,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做奉献。

  群众认识到自己既是直接受益者,更应当是创建活动的主体,从而激发了积极参与的热情。村民们把“五个一”建设当成自己事情的动人事例不胜枚举。下河头村、徐堡村等村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积极清理街道、打扫胡同、拆除碍事的建筑。赵庄子、霍庄子等村清理了村中多年的垃圾死角,填平了30多年的污水坑,双口镇线河一村等7个村动土5.6万立方米,填平村内多年的垃圾坑。芦新河村要建路边带状公园,经测量有30多户的部分建筑影响工程,没等干部做工作,村民主动把房子拆了,没要村上一分钱。双口镇下河头8户村民,自愿出资3000余元,将胡同轧平、铺上砖路、垒上花池、栽上花草。为了尽量不占村民的宅基地,“五个一”工程大多选在村中的垃圾场或过去的旧坑塘。

  “五个一”工程建设是北辰区践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
教育的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在北辰区环外94个村中,已有53个村率先完成了创建活动,新建村民学校21所、村民文化活动室24个、村民服务中心18个、村街花园40个、示范街16条,区镇村共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其中区投引导资金2090万元。北辰区“五个一”工程干了过去几十年没有干过的事。农民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希望有个好环境,村里的‘五个一’建设是咱农民自己的公园、自己的学校、服务中心和活动站,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娱乐、健身和休闲的场所,使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一样啦!”

  进入2006年以来,北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区委、区政府提出在本区外环线以外的94个村兴建“五个一”的三年任务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到今年底使环外各村“五个一”工程全部竣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

和谐社会的雨露阳光。

  本报记者何会文通讯员林逢水李悦

  责任编辑:闫新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