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大办法抑制“小升初”择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8:53 南京晨报

  家长和学校十分关注的南京市2006年“小升初”和中考招生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昨天上午,南京市招委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2006年“小升初”和中招方案,并于昨天下午3点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这两个政策。

  今日上午9:00—10:30,南京市招办负责人将在晨报接听热线就招生政策答疑解惑,小升初86854565,中考招生86854511。

  “不换频道,局部微调,稳中求进。”南京市招办主任刘安康用12个字概括了今年“小升初”和中招方案的特点。去年是南京市“小升初”方案“三年不变”承诺的最后一年,今年“小升初”仍然坚持公办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初中免试入学的原则。

  政策

  “小升初”今年有三大变化

  免试就近入学的中招才能报指标生

  根据方案,初中校招收小学毕业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或变相的选拔性测试,不得以学科类实验班或特色班的名义进行择优招生,也不得以社会办学机构或团体组织的竞赛成绩作为录取依据。

  从今年起,免试就近升入学区公办初中就读三年的学生,初三升学时方可填报普通高中指标生志愿。

  另外,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流入地接受初中(以公办学校为主)义务教育,由各区县教育局按照规定安排。

  民办初中摇号和自主招生6:4

  南京市明确提出不鼓励择校行为。方案规定,对有择校需求的小学毕业生,可在规定范围内的民办初中学校或南京外国语学校中选报一所学校。

  经批准招生的民办初中校实行免试报名入学。学校的办学地点、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收费项目和标准,经相关行政部门核准后,由南京市招生办统一向社会公示。

  民办初中招生实行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两种形式,计划比例为6:4。凡报名人数超过电脑派位计划数的,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等额录取新生的招生办法。电脑派位工作由市、区县教育局组织实施,全市统一时间、统一程序。报名人数未超过电脑派位计划数的民办初中校实行全额录取,未完成的电脑派位招生计划可转入自主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由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实行自主招生,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招生工作。

  南京市招生办负责全市初中招生信息汇总、电脑派位程序设计,以及各区县初中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被民办初中校录取的学生均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缴纳相关费用。

  南外初中不再是“保险箱”

  南京外国语学校今年招生仍然采取先电脑差额派位,后英语能力测试录取新生的办法。参加英语能力测试的人数为招生计划的8倍。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中阶段的招生逐步向全市开放,从今年起,南京外国语学校招收的初一学生,不再事先划定升入本校高中的比例。

  解读

  三大办法抑制择校

  在《南京市2006年初中招生工作意见》中,南京市招委会明确提出“不鼓励择校行为,对择校需求要进行疏导。”“对‘择校’现象采取不鼓励、不提倡、不刺激的态度,引导家长增强教育需求的理性。”刘安康说。刘安康同时表示,“小升初”公办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初中免试入学的政策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这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部分民办初中恢复公办性质

  刘安康说,近三年来,南京初中的招生政策是适当的,老百姓总体上也认可,南京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正逐步向高位均衡化方向发展,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发展成果之一。比如,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享受同城学生的待遇;部分民办初中恢复公办性质,老百姓不择校在公办的学校上学也可以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择校生中考将与指标生无缘

  从今年起,免试就近升入学区公办初中就读三年的学生,初三升学时才可填报指标生志愿,这就意味着“小升初”择校的学生不能享受热点高中拨出来的指标生优惠。刘安康解释,从热点高中抽出计划分到初中,目的一是为了抑制择校,二是为了给公办初中一定的扶持。

  今年中招方案与去年大致相同,中考增加历史和体育作为考查科目,仍然采取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办法。初二学生今年就要中考报名。今年中考加分政策也有所调整。市招办有关负责人说,招生的具体实施办法,市、区正在研制,近日将出台。

  政策

  中考成绩总分680分

  今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实行毕业水平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形式。所有初三学生都应参加学业考试报名,学业考试报名与中等学校招生报名结合进行。根据南京市中考方案,从今年起,初二年级就要报名参加中考,6月份对初二学生进行生物和地理学科的考查。

  中考成绩总分680分

  初三学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考查科目为历史、体育。各学科满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口语等级测试10分)各120分,物理100分,化学、政治各80分,历史、体育各30分,中考成绩总分为680分。

  文化考试时间为6月17日至19日。英语口语等级测试时间为4月22日至24日。体育考查时间为4月下旬。

  综合素质发展评定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升学时供录取学校参考。

  初二学生在6月20日上午参加生物和地理学科考查。生物、地理满分各20分,计入2007年的中考成绩。

  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中等学校升学志愿在初三学业考试结束后、成绩公布前一次性填报。升学志愿填报如下:

  提前录取批次,科技、体育、艺术特长生志愿1个,其中报考美术类的考生可另填服从志愿1个;第一批次,四星级、三星级及经批准第一批次招生的普通高中和师范学校志愿2个,指标生志愿1个;第二批次,其他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高职院校、普通中专及经批准第二批次招生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志愿3个;第三批次,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志愿2个。

  南京市招办主任刘安康指出,与去年相比,今年志愿填报的变化是,普通中专及经批准第二批次招生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提到第二批次录取。

  四所市属中学招收指标生

  今年南京继续实行部分普通高中招收指标生的试点。南师大附中、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指标生比例为本校统招计划的30%;江浦高级中学、六合高级中学、江宁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和高淳高级中学指标生比例为本校统招计划的40%。

  指标生70%的计划以毕业生人数为基础向所有初中校(含民办初中)分配,30%的计划再向公办独立初中分配。

  从今年起,免试就近升入学区公办初中就读三年的学生,初三升学时方可填报指标生志愿。

  专业加试全市统一

  南京市普通高中科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的专业加试,由市教育局和市招生办统一组织。普通高中外语特色学校、师范学校、职技类学校要求专业加试的,须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加试内容由招生学校自定,加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5月下旬,不得擅自提前。

  统招计划完成后可扩招

  招办主任刘安康介绍,中招录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分别划定各类学校投档控制线。

  同批次学校录取工作同时进行,学校根据考生志愿顺序择优录取,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录取第二志愿生源,依次类推。线上生源不足的学校经批准可适当降分录取。

  学校在完成统招计划后方可招收扩招生,但不得扩招同批次第一志愿能够录取的考生,并严格执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规定。

  特别优秀的科技、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经市录取领导小组批准,可破格录取。招生学校未经批准擅自招收的新生不能取得学籍。

  最高可以加30分

  今年南京市中招加分政策有变化。烈士子女可加30分,以前是加20分。新增加的“加分点”,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因公牺牲军人、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可加10分。

  此外,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或战时个人三等功以上现役军人的子女、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警察的子女可加10分;台籍青年、归侨青年、华侨子女、归侨子女、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可加10分;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

  如果考生同时满足几项政策加分条件,按其中最高的一项加分,不合并加分。

  □特别提醒:

  南京市招委会特别提醒家长,现在初二年级学生,今年3月也将参加明年的中考报名,并在今年6月20日先行接受全市统一的生物、地理学业考查。

  此外,南京市招办主任刘安康特别强调,有关招生方案的传闻,有的是讨论酝酿过程中的意见,有的是外界的猜想和推测,凡与招委会决定方案不符的,一律以招委会批准的方案为准。

  为便于市民了解相关的招生政策,该市公布了招生咨询电话,分别为52251514、52233175、52233195。

  解读

  更注重综合实践能力

  今年南京市中招方案与去年大致相同,市招办主任刘安康认为,除了加分政策的调整外,就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今年参加中考的学生要考历史了,明年参加中考的学生还要考生物和地理。不过,这三门课都是“考查科目”,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这样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刘安康说,考查科目的考试难度要小些,在中考总成绩中所占分值也较少,还是合卷合场考试,对这些科目进行考查,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评定供录取学校参考,今年也被明确地列入招生工作意见中。综合素质发展评定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升学时供录取学校参考。综合素质评定不仅包括学业成绩,还包括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有观点怀疑综合素质评定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基本上就被忽视了,招生调档的时候,分数到了就取走,根本看不到素质评定的等级。就算是尾数同分,比一比语、数、外的成绩就可以排出先后了。”南京市玄武区一所中学的校长是这样看待综合素质评定等级在实际录取中的作用的。

  作者:洪素珍刘科/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