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雷锋牺牲后留下“十件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8:56 沈阳晚报

  

雷锋牺牲后留下“十件宝”

  2月28日,抚顺。众多曾与雷锋共同生活过的老战友、当年受雷锋辅导教育的少先队员闻讯前来,参加当年接收雷锋入伍的原军务参谋戴明章的追悼会。随即,记者采访了部分人员,与他们共同追忆了与雷锋一起的日子。

  海军原副政委、海军中将冷宽:雷锋牺牲后留下“十件宝”

  2月28日上午,海军原副政委、海军中将冷宽特意从北京赶到抚顺,参加戴明章的追悼会。冷宽告诉记者,戴明章老人不仅是他入伍的接兵人,而且还是他当年入党的介绍人。1957年1月份,河北省承德人冷宽被军务参谋戴明章接收到与雷锋生前所在团,任司令部文印打字员。1959年8月,冷宽经戴明章等党员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雷锋应征入伍时,冷宽在团司令部任见习参谋。

  1960年1月8日,雷锋随新兵来到驻地营口市,并代表新兵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发言。“我第一次见到雷锋,就是在他应征入伍代表发言的时候”。谈起与雷锋在一起的日子,冷宽再次陷入对往事深深的追忆之中。那一天,雷锋胸前佩戴着闪光的奖章。由于是在室外,当天风挺大,雷锋发言时,手中的演讲稿被风多次刮起。见状,雷锋索性脱稿开始演讲,讲述了自己的家世,讲述为什么自己坚决参军,并向大家表达了决心:“我只有一个心眼儿,一定要很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练好杀敌本领,为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当个像样的兵,决心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由于工作关系,冷宽与雷锋生前有比较多的接触。由于在“忆苦思甜”活动中,雷锋表现十分优秀,经常要到兄弟部队作报告,冷宽多次陪同雷锋一同前往,直接受到他忆苦思甜的教育。“每当他为机关出车执行任务或外出作报告时,都到团政治处来,并在机关食堂就餐,所以,我们是经常见面的。记得每次在食堂就餐后,他都帮助炊事员收拾完饭桌、洗完碗筷、打扫完卫生才离开。每逢中午他也不休息,常常一个人坐在汽车驾驶室内看书学习。”一次我问他:“雷锋,你中午怎么不休息?”他说:“我喜欢看书。”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他那孜孜不倦、刻苦好学的“钉子”精神,他那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和对同志春天般温暖的深厚感情,令冷宽至今记忆犹新;雷锋那年轻、总是微笑的面孔,经常浮现在冷宽的脑海之中。雷锋牺牲后,冷宽随当时的团政委韩万金同志到雷锋生前所在的运输连蹲点,在对人员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组建了“雷锋班”。为了能够通过实物来反映雷锋思想,使雷锋精神在真情实感中得到体现,并代代相传下去,我们按团党委的要求对雷锋遗物逐一进行了整理。

  最后从他在生前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过的物品里,选出了最有代表性的十件遗物作为雷锋的“传家宝”。这“十件宝”是:雷锋生前学习过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驾驶过的13号汽车;手中武器冲锋枪;训练用过的手榴弹;雨夜送大婶回家的雨衣;体现雷锋艰苦奋斗精神的节约箱;当校辅导员时佩戴过的红领巾;为战友和群众理发的工具;随身携带的针线包;里面还有装着“毛选”、笔记本和钢笔的黄书包。这“十件宝”作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直珍藏在雷锋班,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伴随着雷锋班一茬又一茬的战士度过了难忘的岁月,永远激励着雷锋班战士、激励着我们沿着雷锋的足迹前进。当年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刘静:雷锋要我多画大好河山那是1961年的秋天,刘静升入望花区本溪路小学五年级四班,而雷锋则被五年四班聘请为校外辅导员。雷锋是刘静们的大朋友,而刘静们更是军营中的“常客”。由于雷锋所在的部队营房距离望花区本溪路小学只隔着一条马路,因此,她们与雷锋经常保持着往来。有时,课间十分钟时间里,她们也要到营房去玩。一到星期天,刘静和同学们便和雷锋一起到公园爬山、讲故事、捉“特务”。1961年的春节,五年四班便是在雷锋所在营房中度过的,刘静与同学们给雷锋班全体战友们唱歌,雷锋则唱了一首家乡小调和“小小针线包”。大家又唱又跳,联欢一直进行到了天黑,雷锋又将刘静们一一送回了家。然而,最令刘静难以忘记的是在1962年春夏之交的一天上午。当时,正上图画课,老师让大家自选题目画一张画。刘静坐在座位上叼着笔想啊想。当她目光停到了韩老师身上时,顿时,有了想画老师的想法。当她全心地画着老师的时候,坐在刘静后面的张永生同学发现了这个秘密。当下课铃一响后,张永生便一把将画从刘静手中抢跑贴到了黑板上。不知谁看后高喊了一声:“哎,大家快看,这不是画的韩老师吗?这辫子真像!”说着,同学们都围了上去观看。这一幕,恰好被站在窗外的雷锋看在了眼里。雷锋一进来,同学们便一拥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刘静画老师的事儿。“当时,我被这发生的事搞得心慌意乱,低着个头,不知如何是好,就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呆呆地站在原地不敢动。”雷锋好像看透了刘静的心思似的,笑着走到刘静的身前,抚摸着刘静胸前的红领巾笑了笑,轻轻地摇了摇头,什么也没有说。“但我感觉,雷锋叔叔像是在说我‘小刘静,你怎么这么样顽皮。’当时,我只觉得自己的脸很烫,心跳得厉害,说不清是怪自己,还是怨那个淘气的张永生。”随后,此事就过去了。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刘静和几名同学又来到了雷锋叔叔的营房,看到屋子里整洁又干净,正中间放着一张写字台,“毛选”工整地摆放在桌面上,墙角的地上还放着一只旧木箱,上面写着“节约箱”,箱里面堆满了螺丝钉、牙膏皮等。雷锋看到刘静他们,笑呵呵地让刘静他们坐在床上。

  随后,打开了一个日记本,将自己保存了多年的三张画片送给了刘静,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刘静,“小刘静,你爱画画这很好,长大了要多画一画祖国的大好河山,画画咱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那该多有意义啊!”刘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么多年过去了,刘静仍然没有忘记雷锋的教诲,经常画一些国画,其所画的题材也都是些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原本溪路小学学生邹静坤追忆:我给雷锋戴过红领巾据了解,雷锋从1960年10月10日起,先后应聘担任了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望花区本溪路小学(现雷锋中学)的校外辅导员,成为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其自称为小同学们的大朋友。在雷锋闪光的足迹中,有着不少对青少年的关怀、帮助和培养的记载。其中,有一张一名小女孩为雷锋佩戴红领巾的照片频见报刊,令人难以忘怀。通过辗转周折,记者虽然未能与当年曾为雷锋佩戴过红领巾的原望花区本溪路小学学生邹静坤取得联系,但还是从她写的文字材料中一起追忆了当年的往事。1961年4月15日,原望花区本溪路小学聘请雷锋为学校大队辅导员。那年才只有12岁的邹静坤被选派出来,要代表全体少先队员给辅导员雷锋敬献红领巾。对此,邹静坤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她精心地把红领巾用手铺平叠好,等待着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时间过得真慢,急得他们不时眺望马路对面的营房大门,看雷锋出没出来。这时,有人高喊了一声:“快看啊!解放军叔叔他们来了!”邹静坤看到一共来了10名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步入会场,其中走在最前面的就是雷锋叔叔,他不时地向台上的同学们挥手致意。

  当大会进行到了少先队员向解放军辅导员敬献红领巾时,邹静坤竟然有些紧张,身边的班主任贴在邹静坤的耳边叮嘱道:“别紧张,会后我们一定争取把雷锋请到我们班来,做我们中队的辅导员。”听过老师的话后,邹静坤点点头双手捧着鲜艳的红领巾,跑上了大会主席台,来到雷锋叔叔面前,向他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这时,雷锋身体立正、五指并拢向少先队员们回敬了一个军礼。随后,邹静坤把红领巾捧到雷锋叔叔的胸前,雷锋弯下了腰,邹静坤细心地、端端正正地将红领巾系在雷锋叔叔的胸前。雷锋亲切地与邹静坤握了握手,这时,会场上乐曲声和掌声汇聚成了一片,邹静坤跑回到了队伍。随后,雷锋代表受聘的辅导员们讲话,只见他一边用手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一边激动地说:“几年前,我摘下了心爱的红领巾,今天,是同学们又给我重新戴上了红领巾,我很高兴,我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并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一定要当好一个辅导员。”大会后,雷锋被请到教室来,同学们围坐在他的身旁,争着看他手背上的伤疤,问这问那。当老师请他担任中队的辅导员时,雷锋欣然地答应了。每当谈及为雷锋佩戴红领巾的事时,雷锋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闪现在邹静坤的面前,鼓励着她前行。

  本报记者王立军

  摄影沈生

  记者电话:8155661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