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工程院研究报告提出八大建议促东北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8:58 中国新闻网

  中国工程院二十八日在此间发布《东北地区有关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综合报告》,为东北地区发展提出“耕地总量不再增加”、“建设中国最大农产品基地”、“合理解决城市水源危机和煤矿城市的地质灾害”等八项建议。

  该项专题咨询研究由中国工程院组

  织实施,共有三十一位两院院士和两百余位专家成立十个课题组,通过近两年的实地调研并在完成十个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研究报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月主持会议,专门听取中国工程院这一咨询研究的成果汇报。

  报告的八大建议具体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格局应当是耕地总量不再增加,林、草、湿地不再减少,城市和工矿用地合理控制;开发农业巨大潜力,建设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基地,为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做贡献;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东北林业可持续经营;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合理解决城市水源危机和煤矿城市地质灾害;加强地质勘探,提高资源保证程度;将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任务;东北的西部地区应节制社会经济用水,保护生态与环境;水资源配置应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参与研究的相关专家表示,保证东北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力推进林区政企分离进程、增设森林培育专项基金、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年限和范围、削减采伐量并转变制定采伐限额的运行机制。

  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七个百分点,但城镇质量不高,今后城镇化率只宜适度增长,更重要的是提高城镇质量。另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矿产资源枯竭概念是建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地质储量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其后二、三十年间,地质找矿工作基本没有扩大和深入,只要加大地质找矿力度,东北及其周边地区尚有很大潜力。

  专家还提醒说,在东北地区,一定范围的跨流域调水是需要的,但必须在当地大力节水防污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影响调水区生态与环境,并要充分注意调水的经济可行性,防止水资源配置中重社会经济发展、轻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偏向。

  鉴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在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上与东三省联系密切,中国工程院的报告还建议将四地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规划,给予同等优惠政策。(记者 孙自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