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支线飞机:2008年首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9:00 解放日报

  本报讯(王志彦) 2008年,中国自己制造的支线飞机将翱翔蓝天。昨天在沪开幕的“第 8届亚太民航双边伙伴对话会”上传出消息,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 ARJ21已完成结构图纸预批,今年将进入全面零部件生产,最早将于 2008年首飞。

  作为中国首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 ARJ21由上海飞机设计院和西安飞机设计院参与设计,总部位于上海的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则作为该项目的法人责任
主体。据悉, ARJ21的机舱可提供 70— 100个座位,客舱宽度比其他同型飞机宽 15至 25英寸,能够为 80%以上的国内航段提供服务,尤其适合飞国内西部昆明、乌鲁木齐等复杂条件航线。 ARJ21从研制开始就通过采用长寿命结构设计,使得该机造价与世界上同类型飞机相比,在价格上预计便宜 10%左右。

  有关数字显示,未来 20年内,国内市场对 70— 90座级支线飞机的需求量大约在 700架左右, ARJ21的研制正好满足了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

  据民航华东管理局适航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对新型支线飞机的研发始于 2002年。 2003年,ARJ21正式进入型号审定过程, 2009年审定工作全部完成后, ARJ21就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期间, ARJ21最早有望于 2008年进行首次试飞,实现与蓝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据透露,目前 ARJ21结构设计图纸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批,一旦工艺规范被批准后,就将进入全面的零部件生产阶段。整架飞机的零部件将由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完成机头,西安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完成机身,沈阳飞机公司完成垂直尾翼的制造,而上海飞机制造厂则负责水平尾翼的生产以及飞机的最后总装。

  值得称道的是, ARJ21是我国首次在市场经济规则下自主研发的民用飞机。与以往转包生产不同,这次中国是以主承包商的身份按照国际规则来组织国内外一流供应商共同参与飞机制造。这一过程中,中方不再是配角,而外方则为中方“打工”,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国际合作正进入全新阶段。同时,作为我国首架从设计开始就完全按照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洲联合航空局的适航条例研制的飞机, ARJ21的性能也受到了航空公司的普遍认可。据悉,目前 ARJ21已经接到订单超过 40架。

  

中国支线飞机:2008年首飞

   ARJ21飞机模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