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汉发明高楼多人逃生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9:33 新文化报

  

老汉发明高楼多人逃生器

  本报吉林讯(记者 马萍) “传统的逃生器械一次仅能运送一个人,大大延误了救援时间。能不能研究出一种新设备,把死亡率降至最低或彻底消除呢?”受“9·11”和“洛阳大火”触动,2002年,吉林市的施占文老人开始了刻苦研究。两年后,他的“简易式群体应急逃生器”获得了国家认可。

  握手之间,记者感觉到,施占文老人的手很硬。施大爷说,他的手处于半残废状态,“试验逃生器时爬上爬下上千次,手就这样了”。

  71岁的施大爷退休前一直从事研究工作,还获得过3项国家发明奖。1991年退休后,施大爷仍没放弃科学研究。“9·11”事件和洛阳“12·15”大火后,他就想研究一种新型逃生器。

  2002年,施大爷开始了研究。

  “两年来,我放弃了所有活动,潜心研究新式逃生器。逃生器得在实践上见功夫,每琢磨出一个新零件或组装上一种新设备,我都会亲自到楼上做试验。最初是在5楼,然后上7楼、10楼,人数也随着设备的完善逐渐增加,3人、4人、5人,我的手就是在上千次的反复爬上爬下中磨出来的。”施大爷说。

  “现在,还有五六个小伙子天天陪在我身边,帮着我无私地试验新器械。”施占文告诉记者。

  施占文介绍,他的新式救生器使用起来很简单。平时只需把一套(3组)设备装进箱子,牢固地挂在窗户上。如果有意外发生,只需拽一下拉链,救生器械就会“刷”一下挂到窗外,人随后一个个抓住救生器的把手,一起顺下。这种救生器可以几个连在一起,多时能同时下来10多个人。离地面2.2米时,人会自动匀速下降,不会像普通逃生器那样把人摔伤。2005年,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定,施占文的发明检测项目符合标准,检测合格。

  “现在,省里有关方面正在研究,有望把我这个项目立为国家项目。”施占文说。(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